[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建筑安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3684.9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6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何畏;周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B08B1/00;B08B3/02;B08B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纵义天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2 | 代理人: | 舒梦来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智能建筑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安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建筑安防装置,包括:摄像头、透明罩、外壳、主壳体、冷缸、热缸、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驱动轴、驱动轮、转轴、除雾装置、清洗液装置与固定装置。除雾装置包括: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除雾轮、曲柄、连杆与除雾刷,转轴与第一锥形齿轮同轴连接,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除雾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同轴连接,曲柄、除雾轮、连杆与除雾刷形成曲柄滑块结构。摄像头运行产生的热量使冷缸与热缸内气体变化,使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转动,从而使驱动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时除雾刷除去透明罩上雾气。本方案利用安防装置内外温差自动清除透明罩上的雾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建筑安防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建筑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
现有的安防装置包括:摄像头、外壳与主壳体,摄像头与主壳体固定连接,外壳与主壳体固定连接,摄像头上设有透明罩。外壳通过支撑架与墙体固定连接。在夜晚的时候,温度较低,摄像头一直运行会产生热量,摄像头内部会与外界形成温差,透明罩或者镜片会起雾,影响摄像头拍摄,影响建筑的安防。
发明内容
本方案提供一种除雾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建筑安防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方案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建筑安防装置,包括:摄像头、外壳与主壳体;所述摄像头与主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与主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摄像头上设有透明罩;还包括:冷缸、热缸、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驱动轴、驱动轮、转轴、除雾装置、清洗液装置与固定装置; 所述外壳中设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与主壳体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与热缸连通;所述热缸固定安装在空腔上;所述热缸内设有活塞,活塞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外壳上设有开口;所述冷缸固定安装在开口处;所述冷缸中设有活塞,活塞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外壳上;所述转轴与驱动轮同轴连接;所述驱动轮与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一端套在驱动轴上,第一驱动杆另外一端与冷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杆一端套在驱动轴上,第二驱动杆另外一端与冷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除雾装置包括: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除雾轮、曲柄、连杆与除雾刷;所述转轴与第一锥形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除雾轮转动设置在外壳上,除雾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同轴连接;所述曲柄一端与除雾轮铰接,曲柄另外一端与连杆铰接;所述连杆与除雾刷固定连接;所述除雾刷滑动设置在外壳中。
本方案原理:启动电机,启用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机,摄像头运行产生的热量对空腔进行加热,热量从空腔传递到热缸中,热缸内气体受热膨胀,使热缸内活塞移动,从而使第二驱动杆转动,第二驱动杆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带动驱动轮与第一驱动杆转动,第一驱动杆使冷缸内活塞移动,空腔内的热量会沿着气管传递到冷缸内,当热缸内的活塞在活塞作用下不能在移动后,冷缸内热量向外散出,使冷缸内活塞反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驱动杆转动,第一驱动杆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驱动轮与第二驱动杆转动,第二驱动杆使热缸中的活塞反向运动,然后热缸内气体受热膨胀,冷缸气体散热收缩,冷缸与热缸内气体持续变化作为动能使驱动轮转动,从而驱动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第二锥形齿轮带动除雾轮转动,除雾轮带动曲柄转动,从而使连杆带动除雾刷在透明罩上来回移动,除雾刷移动擦拭透明罩,清除透明罩上的水雾。
本方案有益效果:本方案在外界温度较低时,利用安防装置内外温差除去由于温差在透明罩上形成的水雾,不影响摄像头的运行拍摄,不用额外能源除去透明罩上水雾,节约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36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