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颈椎前路椎体撑开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3884.4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2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铁龙;章林祥;颜吉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铁龙;章林祥;颜吉捷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9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3 上海市黄浦区凤***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 前路 撑开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颈椎前路椎体撑开器,包含撑开钉与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含两个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所述撑开钉与所述支撑臂一一对应;所述撑开钉能够与所述支撑臂嵌套连接。本发明提供的颈椎前路椎体撑开器采用撑开钉尾部开孔,与之配合的支撑臂插入其中的结构设计,避免在手术过程中撑开钉到位后,横截面较大的支撑臂再次插入人体而对周边神经组织造成伤害。所述支撑臂上的六边形外凸棱和环形外凸棱,限制了撑开钉与支撑臂之间的周向和轴向相对移动,使撑开固定过程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医疗器械,具体涉及颈椎前路椎体撑开器。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骨科的常见疾病,随着社会工作生活习惯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且有向年轻人发展的趋势。颈椎前路手术是目前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手段,特别是脊髓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在手术过程中需要高强度的撑开器进行固定支撑。
现有技术中,通过两颗螺钉分别固定在两块椎体上,然后调节撑开器的两个撑开杆的位置,使设有开孔的两个撑开杆套在螺钉上,再调节并固定两个撑开杆之间的距离,达到固定支撑的效果。但该技术提供的撑开杆截面大于螺钉截面,在套入过程中,撑开杆可能对手术周边部位的神经组织造成损伤,而且沿螺钉轴向方向能够自由滑动,影响固定效果。而在撑开过程中,螺钉与撑开杆之间的周向相对滑动,会导致撑开间距的不对称。因而有必要进行合理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颈椎前路椎体撑开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颈椎前路椎体撑开器,包含撑开钉与定位装置;
所述定位装置包含两个支撑臂;
所述支撑臂又包含支撑臂杆部和支撑臂架部;
所述支撑臂杆部和支撑臂架部依次连接;
所述支撑臂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
所述支撑钉与所述支撑臂之间一一对应;
所述撑开钉能够与所述支撑臂嵌套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装置还包含齿条和齿轮罩;
所述支撑臂包含固定支撑臂与活动支撑臂;
所述固定支撑臂固定在所述齿条的一端;
所述活动支撑臂与所述齿轮罩连接;
优选地,所述齿轮罩还包含锁紧手把、扭簧和定位抓钩;
所述定位抓钩固定在所述齿轮罩上方;
所述扭簧一端固定在所述定位抓钩反面,一端激光焊接固定在所述齿轮罩上;
所述锁紧手把与所述齿轮罩链接;
优选地,所述撑开钉包含钉头部、钉杆部以及钉尾部;
所述钉头部、钉杆部以及钉尾部依次连接;
钉尾部沿轴向设置有盲孔;
所述盲孔截面形状从靠近所述钉杆部到所述撑开钉尾端依次呈圆形、六边形以及圆形,且截面面积依次增大;
所述盲孔侧壁上有一轴向的切口;
所述盲孔尾端内面有六个点状凸起,呈环形均匀排布;
优选地,所述支撑臂杆部沿轴向方向设置有六边形外凸棱和环形外凸棱;
所述六边形外凸棱截面形状为六边形,所述环形外凸棱截面形状为圆形;
沿轴向方向投影,环形外凸棱的截面大于并包含六边形外凸棱的截面;
所述支撑臂杆部能够嵌套插入到所述盲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铁龙;章林祥;颜吉捷,未经刘铁龙;章林祥;颜吉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38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角幕墙
- 下一篇:基于低串扰少模-多芯光纤的量子与经典融合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