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智能安全管理手持巡检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1602.X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4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燕;石洪超;张颖;黄山;张爱萍;郭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G01D11/24;G01D11/18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智能 安全管理 手持 巡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智能安全管理手持巡检仪,包括智能巡视仪本体,所述智能巡视仪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智能巡视仪本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握把,所述智能巡视仪本体的外部套设有筒罩,所述筒罩与智能巡视仪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筒罩的一侧开设有窗口,所述筒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凸环,所述握把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凸环,所述第一凸环与第二凸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智能巡视仪本体的外部设置筒罩,并在筒罩的一侧开设窗口,将窗口转动至操作面板的一侧,以便于使用,而再次转动筒罩,使窗口转至操作面板的后方,即可利用筒罩对操作面板进行安全保护,提高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巡检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智能安全管理手持巡检仪。
背景技术
智能巡检仪是一种开展设备状态监测设备,利用其自身配备的智能安全管理系统,可以对工作现场进行实时的数据监测,并进行记录和管理,巡检仪简单易用,适合于设备维修和点检人员,用于测量、记录和跟踪机器状态,发现异常,并能够对常见的机器振动故障进行诊断和趋势监测,因此,在建筑工程上的许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巡检仪对工地现场进行监察管理;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由于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场地情况复杂,危险较大,且灰尘较多,现有的巡检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其操作面板进行有效防护,极易使巡检仪受到飞石、灰尘和水等不定性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智能安全管理手持巡检仪,通过在智能巡视仪本体的外部设置筒罩,在需要使用智能巡视仪本体时,可以将窗口转动至操作面板的一侧,以便于使用,而再次转动筒罩,使窗口转至操作面板的后方,即可利用筒罩对操作面板进行安全保护,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智能安全管理手持巡检仪,包括智能巡视仪本体,所述智能巡视仪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智能巡视仪本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握把,所述智能巡视仪本体的外部套设有筒罩,所述筒罩与智能巡视仪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筒罩的一侧开设有窗口,所述筒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凸环,所述握把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凸环,所述第一凸环与第二凸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凸环的顶部开设有孔槽,所述孔槽的内部设置有球头柱,所述球头柱滑动连接于弹簧内腔的顶部,所述球头柱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孔槽内腔的底部,所述智能巡视仪本体的顶部安装有灯头组件,所述第一凸环内部开设有坑槽。
优选的,所述球头柱的顶部设置为半圆球状,且所述坑槽的内部设置为半圆球形内壁。
优选的,所述球头柱、孔槽和坑槽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孔槽分别位于第二凸环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握把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接头,所述握把与智能巡视仪本体通过螺纹接头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智能巡视仪本体顶端和底端的外部均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的内部安装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筒罩内部靠近窗口四周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内部粘接有密封条。
优选的,所述筒罩的外部开设有多个防滑槽,且所述握把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握把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灯头组件以及智能巡视仪本体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工业学院,未经成都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16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鸡啄食早教玩具
- 下一篇:一种复合肥料生产用冷却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