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理信息勘测用的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1884.3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3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杜菊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菊芬 |
主分类号: | B64C25/62 | 分类号: | B64C25/62;B64C25/64;B64C27/08;B64D17/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理信息 勘测 无人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理信息勘测用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两侧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旋翼架,并且旋翼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杆,并且活动杆远离无人机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头,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该地理信息勘测用的无人机,通过无人机本体两侧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旋翼架,并且旋翼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筒,可实现在无人机产生碰撞前打开活动杆、底部缓冲杆和顶部缓冲杆,对无人机本体形成上下及四周方向的缓冲防护机构,降低碰撞对无人机产生的作用,大大将低无人机因碰撞造成损毁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理信息勘测用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如今,在警用、城市管理、农业、地质、气象、电力、抢险救灾以及视频拍摄等行业,无人机的用途广泛,地理信息勘测中领域中,使用无人机以成为勘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现有技术中,用于地理信息勘测用的无人机缺乏碰撞保护装置,在发生碰撞或坠落时无人机重要部件容易受到冲击损坏,由于勘测用无人机一般使用高精技术,制造成本高,一旦损毁则造成较大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理信息勘测用的无人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理信息勘测用无人机缺乏碰撞保护装置易因碰撞损毁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地理信息勘测用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两侧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旋翼架,并且旋翼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杆,并且活动杆远离无人机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头,所述伸缩杆的表面且位于活动杆的一端与橡胶头的一侧之间套设有弹簧,所述活动杆远离橡胶头的一端贯穿无人机本体并延伸至无人机本体的内部,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内部且位于活动杆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卡板,所述活动杆表面正面与背面的左侧均开设有与电动伸缩卡板相适配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导向筒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盒,并且活动杆表面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导向筒的底部与安装盒的顶部之间开设有与连接板相适配的条形槽,所述安装盒内壁的一侧与连接板的一侧之间设置有拉簧。
优选的,所述导向筒表面底部远离无人机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并且螺纹套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底部缓冲杆,所述无人机本体内部两侧的正面与背面均设置有顶部缓冲杆,并且无人机本体的顶部开设有与顶部缓冲杆相适配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底部缓冲杆和顶部缓冲杆均包括第一缓冲套筒,所述第一缓冲套筒表面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缓冲套筒。
优选的,所述无人机本体内部的中部设置有降落伞,并且无人机本体顶部的中部开设有出伞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理信息勘测用的无人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菊芬,未经杜菊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18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