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子导线扭线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4930.5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8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林石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闽光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H02K1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旭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3 | 代理人: | 程勇 |
地址: | 355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子 导线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子导线扭线模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外周侧壁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条形凹槽;所述第一套筒上套设有若干个扭线座,所述扭线座上表面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扭线座的套环,所述套环外周侧壁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提拉手柄,所述底座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圆柱体,且所述圆柱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内侧;单数的扭线座外周侧壁连接设置有用于扭线的第一握柄座,双数的扭线座外周侧壁连接设置有用于扭线的第二握柄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对电机定子导线实现扭线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定子扭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定子导线扭线模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发电机定子导线线头扭线操作需要人工进行扭线操作将定子导线线头扭转成“Z”字形线头以减少分噪,但操作过程中由于人工的操作手法不同,定子导线线头的角度不能达到所需求的“Z”字形,以至于后续将发电机定子装入设备中时会有不配套的情况发生,且扭线操作时,由于线头端部为铜线尖端,扭线后由于铜线被弯折,其线头端参差不平,人工操作时容易被线头扎到手掌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子导线扭线模组,能够通过机械对电机定子导线进行扭线操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定子导线扭线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外周侧壁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条形凹槽;所述第一套筒上套设有若干个扭线座,所述扭线座上表面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扭线座的套环,所述套环外周侧壁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提拉手柄,所述底座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圆柱体,且所述圆柱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内侧;单数的扭线座外周侧壁连接设置有用于扭线的第一握柄座,双数的扭线座外周侧壁连接设置有用于扭线的第二握柄座。
进一步的,所述扭线座包括第一扭线座、第二扭线座、第三扭线座、第四扭线座、第五扭线座和第六扭线座,所述第一扭线座、第二扭线座、第三扭线座、第四扭线座、第五扭线座和第六扭线座从下至上依次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筒上,所述第一扭线座上表面以第一扭线座底面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设置有第一扭线块,且所述第一套筒设置于所述第一扭线块的内侧,所述第二扭线座上表面以第二扭线座底面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设置有第二扭线块,且所述第一扭线块位于所述第二扭线块内侧,所述第三扭线座上表面以第三扭线座底面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设置有第三扭线块,且所述第二扭线块设置于所述第三扭线块的内侧,所述第四扭线座上表面以第四扭线座底面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设置有第四扭线块,且所述第三扭线块设置于所述第四扭线块内侧,所述第五扭线座上表面以第五扭线座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设置有第五扭线块,且所述第四扭线块设置于所述第五扭线块内侧,所述第六扭线座上表面以第六扭线座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设置有第六扭线块,且所述第五扭线块设置于所述第六扭线块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握柄座与所述第一扭线座、第三扭线座和第五扭线座相连接,所述第二握柄座与所述第二扭线座、第四扭线座和第六扭线座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握柄座和所述第二握柄座的结构一致,所述第一握柄座包括握柄和连接板,所述握柄设置于所述连接板左侧面,所述连接板右侧面从上至下等距离经螺栓连接有多个与所述扭线座连接的连接块。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中部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圆柱体下表面设置有一加强连接件,且所述加强连接件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底座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闽光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闽光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49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出电压可线性调整的电路
- 下一篇:一种智能语音控制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