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重机防脱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6113.3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4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谢德亮;李卫兵;徐训;史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市亮杰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6 | 分类号: | B66C1/36 |
代理公司: | 济南方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1 | 代理人: | 俞波 |
地址: | 27205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重机 脱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重机防脱钩装置,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包括吊环、直吊钩、弯吊钩;直吊钩上部径向开有通孔,通孔内置转轴;转轴两端与U形架两端连接;U形架底端中部与直杆顶端连接;直杆底端与卡环连接;直杆上部径向安装有棘条,棘齿尖端指向左下方;直吊钩上部径向开有弧通孔;弧通孔下方开有通槽;通槽顶面中心开有棘爪孔;通槽底面中心开有弹簧孔;通槽内安装有转柄;转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有棘爪,所述棘爪尖端指向右上方;转柄底面与弹簧孔内腔围成的空间内安装有压簧。在直吊钩与直杆之间设置棘轮连接方式,利用棘轮的止回性能避免卡环从弯吊钩中脱离,达到防脱钩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起重机防脱钩装置。
背景技术
起重机作为工业生产中的常用器械,在吊装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起重机吊钩为普通C形吊钩,开口处没有任何安全措施,一旦受到偏载,C形吊钩容易从工装吊孔中脱离,极易造成危险。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起重机防脱钩机构”(申请号201822092125.8) 公开了一种类似钥匙挂扣的起重机吊钩,通过设置可以向内转动的防脱钩块补足C形吊钩的开口,但是扭簧驱动的防脱钩块在卸货时会成为阻碍,工人一边需要按住防脱钩块阻止外弹,一边又需要将C形吊钩从工装吊孔中摘除,两边同时进行的动作,使操作难度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吊钩容易从工装吊孔中脱离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防脱钩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不足之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起重机防脱钩装置,包括吊环、直吊钩、弯吊钩,吊环呈环状,与起重机吊索连接;吊环底端与直吊钩顶端连接;直吊钩底端与弯吊钩底端连接,弯吊钩呈弧柱状且指向左上方;直吊钩横截面为矩形,弯吊钩横截面为正圆形。
所述直吊钩上部径向开有通孔,通孔内置转轴,所述通孔与转轴为孔轴间隙配合;转轴轴心与弯吊钩弧线圆心重合;转轴两端与U形架两端连接;U形架底端中部与直杆顶端连接;直杆底端与卡环连接,卡环轴心与弯吊钩中心弧线相切,且卡环内径大于弯吊钩外径。
所述直杆上部径向安装有棘条,所述棘条呈弧状,棘齿位于离心端表面;所述棘齿尖端指向左下方。
所述直吊钩上部径向开有弧通孔,弧通孔呈弧状,所述弧通孔弧线圆心与转轴轴心重合;弧通孔下方开有通槽,通槽横截面为矩形,通槽连通直吊钩前表面与后表面;通槽顶面中心开有棘爪孔,所述棘爪孔连通通槽内腔与弧通孔内腔;通槽底面中心开有弹簧孔,弹簧孔横截面为正圆形;通槽内安装有转柄,转柄为直柱状;转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有棘爪,所述棘爪尖端指向右上方,棘爪外表面与棘爪孔内表面为孔轴间隙配合;转柄下端柱面与弹簧孔内表面间隙配合;转柄底面与弹簧孔内腔围成的空间内安装有压簧,所述压簧纵向安装。
U形架与直杆、直杆与卡环、直杆与棘条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螺纹连接、焊接或一体式压铸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一种起重机防脱钩装置,在直吊钩与直杆之间设置棘轮连接方式,利用棘轮的止回性能避免卡环从弯吊钩中脱离,达到防脱钩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图;
图4为转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棘爪自锁示意图;
图6为棘爪打开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市亮杰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济宁市亮杰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61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萜烯树脂蒸馏锅
- 下一篇:一种机械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