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塑膜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7342.7 | 申请日: | 2020-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6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肖世玲;龙梅;农天明;王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纬世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1/26 | 分类号: | B29C51/26;B29C51/42;B29L31/34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华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69 | 代理人: | 彭俊垣 |
地址: | 516025 广东省惠州市惠澳大道惠南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塑膜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塑膜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塑膜加热装置。两组传送铝塑膜的辊轮组件、两组可朝向所述铝塑膜两面同时加热的加热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加热组件侧方且可调节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铝塑膜距离的调节组件;所述铝塑膜于两组所述加热组件之间传送。通过在铝塑膜上下两侧设置两组加热组件,利用辊轮组件驱动铝塑膜在两组加热组件之间移动,两组加热组件上通过设置加热器实现同时对铝塑膜的两面加热,达到均匀加热铝塑膜的目的。通过双向气缸实现调节两组加热组件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可根据生产需求对不同厚度的铝塑膜调整加热强度,实现对铝塑膜两面均匀加热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塑膜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塑膜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在制造生产过程中,需要预先加工和成型好铝塑膜,该成型工序通常包括铝塑膜放料、冲壳成型、裁切及收料工序。而铝塑膜在冲压成型的过程中,由于温度低时铝塑膜的延展性不好,在冲壳成型时容易导致铝塑膜壳体破裂,出现不易检测的微型针孔。
专利号201310274048.4公开了一种锂电池铝塑膜自动成型机,包括铝塑膜料卷放料单元、铝塑膜料带缓冲单元、铝塑膜冲压成型单元、切料单元及拉料单元,通过在铝塑膜料带缓冲单元上方设置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对经过的铝塑膜进行加热,然而由于该加热装置设置在铝塑膜传送路径的上方,因此该加热装置只能对铝塑膜的上侧面进行加热,不能同时两面加热,导致铝塑膜两面的加热效果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塑膜加热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铝塑膜成型设备不能同时加热铝塑膜两面导致加热效果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塑膜加热装置,包括两组传送铝塑膜的辊轮组件(10)、两组可朝向所述铝塑膜两面同时加热的加热组件(20)、以及设置于所述加热组件(20)侧方且可调节所述加热组件 (20)与所述铝塑膜距离的调节组件(30);所述铝塑膜于两组所述加热组件 (20)之间传送。
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20)包括可垂直于铝塑膜传送方向滑动的滑板 (21);两组所述加热组件的滑板(21)对称设置于所述铝塑膜的两面;所述滑板(21)上固定有朝向所述铝塑膜的加热器(22)。
优选的,所述辊轮组件(10)包括驱动铝塑膜于所述加热器(22)之间移动的辊轮(12)、以及驱动所述辊轮(12)转动的驱动电机(11)。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30)包括通过支撑架(32)固定于所述滑板(21) 之间的双向气缸(31);所述双向气缸(31)的伸缩端与所述滑板(21)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22)由若干个红外线加热管(23)组成;所述红外线加热管(23)沿所述铝塑膜的传送方向排列。
优选的,所述辊轮(12)上方固定有背辊(13)。
由上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在铝塑膜传送路径的上下两侧设置两组加热组件,利用辊轮组件驱动铝塑膜在两组加热组件之间移动,两组加热组件上通过设置加热器实现同时对铝塑膜的两面加热,达到均匀加热铝塑膜的目的。在两组加热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双向气缸,通过双向气缸实现调节两组加热组件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可根据生产需求对不同厚度的铝塑膜调整加热强度,实现对铝塑膜两面均匀加热的效果,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铝塑膜加热装置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纬世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纬世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73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