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果茶杯及其内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7828.0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6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夏梅 |
主分类号: | A47J19/02 | 分类号: | A47J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茶 及其 内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品领域,一种果茶杯及其内胆;所述内胆包括呈锥体状的内胆本体,以及设置在内胆本体开口端外沿上的挡环;所述内胆通过挡环正扣或反扣在杯体的杯口边缘上分别作为茶漏或榨汁器;所述内胆本体的内部形成内胆腔,内胆本体上设有连通内胆本体内外壁的茶漏孔;所述内胆本体的外壁上向外突出设有用于榨汁的凸部单元;所述内胆的挡环上设有供汁液流入杯体内部的通孔。该方案中,内胆作为榨汁器时,所榨取的汁液沿着内胆本体的外壁流下,仅少部分由茶漏孔流入杯体内部内,而大部分通过内胆的挡环上的通孔流入杯体内部;如此才能实现内胆作为榨汁器时,果汁的高效收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果茶杯及其内胆。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生活中的饮品主要包括茶水和果汁等;对于茶水,人们倾向于用茶叶现泡,现有茶漏杯可用于实现冲泡茶叶时的茶水分离,具体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3776577U”、“CN209436953U”和“CN202858677U”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记载的内容。对于果汁,人们则倾向于采用鲜榨的方式获取,如此可更能保证果汁的营养和口感。现有榨汁器可用于人工手动进行榨汁,具体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2665190U”、“CN203028928U”和“CN101558957B”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记载的内容。
以往,上述茶漏杯和榨汁器的功能都是相互独立,没有相关性。但现有设计中已经存在将茶漏杯与榨汁器相结合的产品,即该容器即可用于泡茶,实现茶水分离;又可用于榨取果汁使用。具体可参考公告号为“CN2650649Y”、“CN203676817U”、“CN205625497U”和“CN208064993U”的中国专利文本,举例来说;
公告号为“CN20562549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本中记载一种多用途杯具,包括杯体和可拆卸地组装至杯体内部的茶漏,茶漏呈中空的尖锥体状,其锥壁围绕形成容纳茶叶的容纳腔,锥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漏孔,茶漏的锥底面设有用于取放茶叶的通孔,而在锥顶处形成刺破水果的凸刺。所述多用途杯具还包括设置于杯体顶端的开口处的转接环,茶漏嵌设于连接环中部空间内。本实用新型通过配置一个呈中空的尖锥体状的茶漏,一方面可将茶漏以尖锥端朝下地组装于杯体内而起到普通的茶漏作用,另一方面还可将茶漏以尖锥端朝上地组装于杯体内,而利用呈尖锥体状的茶漏作为榨汁部件,将水果自上而下地压紧在茶漏上而使果汁渗出并流入杯体内,使所述杯具兼具泡茶和榨取果汁的用途,实现一物多用。
又如公告号为“CN20806499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本中提供一种两用柠檬杯,属于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包括杯体和榨汁器,所述杯体包括上杯和下杯,所述榨汁器一侧向外凸起形成中空的凸部,榨汁器另一侧设有与凸部内部连通的开口,所述榨汁器外侧设有安装部,凸部嵌入上杯或下杯内,所述凸部上分布有贯穿凸部上下两侧的过滤孔,所述上杯与安装部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杯与安装部下端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榨汁器能用于冲泡茶水和榨取柠檬汁,也可作为普通水杯使用,且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但是,上述公告号为“CN2650649Y”、“CN203676817U”、“CN205625497U”和“CN208064993U”的中国专利文本所记载的具有两用功能的杯具,都存在如下的共同问题:即这些方案都是仅通过侧壁上的茶漏孔进行引导果汁流入杯体,如此明显存在不足之处,榨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果汁,但茶漏孔一方面较小(因为要防止茶叶漏出,故较小);另一方是开设在导流槽中部。故在榨汁过程中,果汁很容易在榨汁过程中沿导流槽流动而仅少量流过茶漏孔,导致无法通过杯体完全收集榨出的果汁,存在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茶杯的内胆,内胆作为榨汁器时,所榨取的果汁沿着内胆本体的外壁流下,仅少部分由茶漏孔流入杯体内部内,而大部分通过内胆的挡环上的通孔流入杯体内部;如此才能实现内胆作为榨汁器时,果汁的高效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茶杯,该果茶杯具有上述内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夏梅,未经朱夏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78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人造石的机床构件
- 下一篇:一种免接触式医用消毒液自动控制取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