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准绞线退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9967.7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7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梁锦营;王导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庭电线工业(惠州)有限公司;惠州乐庭电子线缆有限公司;乐庭电线工业(常州)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特种线缆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2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华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69 | 代理人: | 赵素丽 |
地址: | 5162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准 绞线退扭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精准绞线退扭设备,包括用于线缆退扭的退扭机主体,以及将两条退扭后的线缆绞合为双绞线的对绞机主体;所述对绞机主体设置有用于绞合线缆的绞盘,驱动绞盘旋转的主动轴,以及用于计算所述绞盘的旋转圈数的编码器组件;在所述退扭机主体上设置有驱动组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编码器组件和驱动组件电性连接的控制单元,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退扭机其退扭率无法准确数据化输出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线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准绞线退扭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线电缆市场对线材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对生产过程的管控要求,越来越精细化。绞合线材的电气特性(如:物理长度、衰减、阻抗、回波损耗、延时差等)主要决定于放线设备。现有传统退扭机400型放线轴,放线张力是人工调节,退扭比例是靠上位机模拟输出信号来控制退扭率,生产过程退扭率大小只能靠作业人员经验来实现,生产精度得不到保证,使得产品的品质也没有办法得到较好的保障,特别是对一些加工精度要求高的线缆,采用该结构进行生产极易对线缆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准绞线退扭设备,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退扭机其退扭率无法准确数据化输出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准绞线退扭设备,包括用于线缆退扭的退扭机主体,以及将两条退扭后的线缆绞合为双绞线的对绞机主体;所述对绞机主体设置有用于绞合线缆的绞盘,驱动绞盘旋转的主动轴,以及用于计算所述绞盘的旋转圈数的编码器组件;在所述退扭机主体上设置有驱动组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编码器组件和驱动组件电性连接的控制单元。
优选的,所述编码器组件包括编码器、联动组件、与所述主动轴联动设置的同心块、以及两个通过同步带连接的同步带轮;一所述同步带轮与所述同心块同轴固定,另一所述同步带通过所述联动组件与所述编码器联动设置。
优选的,所所述主动轴与所述同心块的之间传动比,与所述联动组件上的同步带轮与另一同步带轮之间的传动比相等。
优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连接轴和联轴器。
优选的,在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编码器的转轴之间同轴设置有轴承;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轴承的轴承座,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轴承座一端,且用于装设所述编码器的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线缆于所述退扭机主体与所述对绞机主体之间的传送路径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线缆张力的张力检测机构。
优选的,所述退扭机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显示实际退扭率的显示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绞线退扭设备不同于现有常见的绞线设备,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绞线机其绞盘的主动轴处设置一编码器,实时监测绞盘的转动圈数,并收集数据传输至退扭机上的控制单元,通过PLC程序计算,直接屏幕设置退扭率:(1-100%),能精准输出工艺需求的实际退扭率,退扭率不受主机速度变化以及主机加速减速斜坡速度的影响,实现精准的绞线与退扭,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加工精度高,对线缆的损耗低,产品品质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退扭机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庭电线工业(惠州)有限公司;惠州乐庭电子线缆有限公司;乐庭电线工业(常州)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特种线缆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乐庭电线工业(惠州)有限公司;惠州乐庭电子线缆有限公司;乐庭电线工业(常州)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特种线缆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99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