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路隔离结构件、激光雷达及智能车辆、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10036.9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3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珂殊;亓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科天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931 | 分类号: | G01S17/931;G01S7/48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结构件 激光雷达 智能 车辆 无人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路隔离结构件、激光雷达及智能车辆、无人机。该光路隔离结构件包括:隔离装置,设置于第一光路与第二光路之间,以隔离出该结构件所在设备空间内的第一光路空间与第二光路空间,第一光路中的光线在该第一光路空间中传输,第二光路中的光线在该第二光路空间中传输。本实用新型对不同光路进行了阻隔,避免不同光路之间的光线相互串扰。更进一步的,由于光路隔离,发射模块的激光信号无法进入接收模块,从而排除接收装置可能形成的噪声,提升接收信号的准确度,避免了零时刻干扰。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光路隔离结构件不遮挡发射和接收的有效口径,保证光路独立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雷达结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光路隔离结构件、激光雷达及智能车辆、无人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转镜形成激光雷达的扫描机构,主要是扫描镜,如图1A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激光雷达核心光机结构示意图。图1B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激光雷达核心光机结构的俯视图。
如图可知,发射模块100向扫描镜50投射激光信号,经扫描镜50绕旋转轴O的旋转将激光信号投射到激光雷达的防护窗口60,并投射出激光雷达到达环境中,形成扫描线,经环境中的目标物反射回来的回波信号经扫描镜反射回到接收模块200。
由于发射模块100和接收模块200位于激光雷达内部的同一连通空间中,发射模块100发射的部分激光信号存在未出射至环境中,而直接进入接收模块200的状况。具体包括以下情形:
情形一:在经过扫描镜发生漫反射时,有一部分激光信号将作为杂散光直接进入接收模块。
情形二:发射模块100发射的激光信号在照射至扫描镜的棱角边时,未向窗口方向出射,而留在了激光雷达内部,经多次反射而进入接收模块200。
情形三:激光信号经过扫描镜反射,达到防护窗口,经过防护窗口的漫反射进入接收模块。
可见,现有技术的结构存在所发射的激光信号并未出射至激光雷达之外,就直接进入接收系统的问题造成零时刻干扰,影响近距离测试精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对不同光路进行阻隔,避免不同光路之间的光线相互串扰。
进一步的,用于实现存在转动部件的设备的光路阻隔。
更进一步的,排除激光雷达的接收装置可能形成的噪声,提升接收信号的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路隔离结构件,该光路隔离结构件包括:
隔离装置,设置于第一光路与第二光路之间,以隔离出该结构件所在设备空间内的第一光路空间与第二光路空间,第一光路中的光线在该第一光路空间中传输,第二光路中的光线在该第二光路空间中传输。
该隔离装置进一步包括:固定隔离结构件以及运动隔离结构件。
该固定隔离结构件与该运动隔离结构件平行设置或上下叠置。
该运动隔离结构件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该固定隔离结构件设置有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相互配合实现光路隔离。
该第一连接部为公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为母连接部,或者,该第二连接部为公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为母连接部。
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均为L型。
该固定隔离结构件与该运动隔离结构件的表面涂覆有光线吸收涂料层。
该运动隔离结构件环绕一旋转部件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设置有所述的光路隔离结构件的激光雷达。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设置有所述的激光雷达的无人机或智能车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科天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科天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100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外科术后顽固皮下积液的吸附装置
- 下一篇:一种药物合成用原料碾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