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NE555的485总线自动收发切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12431.0 | 申请日: | 2020-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8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向往;曹艳华;李素霞;柴秀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向往;曹艳华;李素霞;柴秀霞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B1/401;H04B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0508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ne555 485 总线 自动 收发 切换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NE555的485总线自动收发切换电路,涉及自动收发切换电路领域,电路包括555构成的单稳态电路、TTL转485电路、上电抑制使能电路,所述TTL电路经由电压跟随电路连接到555构成的单稳态电路,单稳态电路控制485电路的使能,将485数据进行收发切换,所述485电路总线中设置有Q1、芯片P1与芯片P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NE555的485总线自动收发切换电路,本电路能够在TTL发送数据时,将485芯片的使能引脚拉高,使得485总线处于发送状态;在TTL不发送数据时,将485芯片的使能引脚拉低,使得485总线处于接收状态,解决了485总线接收和发送切换问题以及上电初始化易瘫痪总线的问题,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收发切换电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NE555的485总线自动收发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现阶段很多主机与很多的从机进行通信,多采用485通信协议,由于485协议属于半双工通信,在通信中同一时刻总线不能被占用,所以在通信中,就要必须及时的控制使能脚将485处于接收状态,避免总线瘫痪。
目前公知的是采用IO引脚来控制485芯片的使能,软件延时,切换485芯片的发送状态和接收状态。需要发送数据时,IO将485的使能引脚拉高,TX端发送数据,经过485芯片的A线和B线将数据发送出,延时一段时间,IO将485的使能引脚拉低,等待接收。
目前所采用的软件延时,容易使得数据在485总线发生冲突或者数据发送过程被IO引脚打断,导致接收方接收错误;另一个弊端是,在上电瞬间由于IO的初始化有延时,造成485的引脚被拉高,如果485总线上的设备被同时上电,极容易将总线瘫痪,为此,我们提出基于NE555的485总线自动收发切换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基于NE555的485总线自动收发切换电路,适用于485总线发送接收的自动切换,默认状态处于接收状态,防止总线冲突,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NE555的485总线自动收发切换电路,电路包括555构成的单稳态电路、TTL转485电路、上电抑制使能电路,所述TTL电路经由电压跟随电路连接到555构成的单稳态电路,单稳态电路控制485电路的使能,将485数据进行收发切换。
优选的,所述485电路总线中设置有Q1、芯片P1与芯片P2,所述TTL电平的接收端RX连接到芯片P2的1脚上,芯片P2的2脚和3脚连接到一起,连接到上拉电阻R15,上拉电阻R15另一端连接至VCC,VCC采用+5V供电,芯片P2的2脚和3脚连接到芯片P1的3脚。
优选的,所述单稳态电路中芯片P1的2脚连接TTL的TX端,芯片P1的2脚连接上拉电阻R13,上拉电阻R13另一端连接至VCC,VCC采用+5V供电,芯片P1的6脚和7连接到一起,连接到上拉电阻R14,上拉电阻R14另一端连接至VCC,VCC采用+5V供电,在电压跟随器电路中,Q1的基极连接到TTL的TX端,发射极连接到芯片P1的6脚和7脚,集电极接地,电容C8一端连接到Q1的发射极,另外一端连接地。
优选的,所述Q1采用8550PNP三极管,所述芯片P1采用NE555,所述芯片P2采用SP485RE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基于NE555的485总线自动收发切换电路,本电路能够在TTL发送数据时,将485芯片的使能引脚拉高,使得485总线处于发送状态;在TTL不发送数据时,将485芯片的使能引脚拉低,使得485总线处于接收状态,解决了485总线接收和发送切换问题以及上电初始化易瘫痪总线的问题,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NE555的485总线自动收发切换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向往;曹艳华;李素霞;柴秀霞,未经张向往;曹艳华;李素霞;柴秀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124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