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孔压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13478.9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5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冯灿敏;廖耀河;张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扬山联合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谷孝东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孔压板,包括长条状的支撑件和枢转连接所述支撑件的若干压板,若干所述压板沿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地排布。所述压板开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用于套接油缸的活塞杆,以将工件固定在压板与油缸的缸体之间。可以理解,通过支撑件将若干压板连接在一起,加工前,通过人手抓持支撑件,即可将若干压板一并抓起,然后使各压板的U型槽分别匹配其中一根活塞杆即可,即完成了将多个压板同时安装到设备上。加工完成后,通过人手将支撑件提起,使各压板的U型槽同时脱离相对应的活塞杆即可。显然,这样设置不仅降低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强度,而且减少了人手搬运压板的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孔压板。
背景技术
钻床或镗床等设备在加工小气缸(即工件)的孔位时,一般需要通过油缸的活塞杆将工件拉动至刀具的正下方,加工完成后,再通过活塞杆将工件推出。加工时,将工件沿油缸的活塞杆套入活塞杆后,工件还剩下沿活塞杆的轴向移动的自由度没有被限制,因而需要通过如图1所示的压板套接活塞杆,且压板位于工件与活塞杆的端部之间,从而使工件的六个空间自由度被完全定义。通过活塞杆挤压压板,从而通过压板带动工件进入加工工位。
但是,为了提高加工效率,设备上一般设置多个加工工位,此时则一般设置有多台油缸,因而加工前需要快速地将各压板装上活塞杆,加工后又要及时地将各压板从活塞杆上取下,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而且装拆压板的过程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孔压板,其能够提高装拆压板的效率,并降低工作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孔压板,包括长条状的支撑件和枢转连接所述支撑件的若干压板,若干所述压板沿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地排布;所述压板开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用于套接油缸的活塞杆,以将工件固定在压板与油缸的缸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的第一侧与压板的第二侧相对设置,且压板的第一侧指向压板的第二侧的方向为压板的长度方向,自然状态下所述压板的第一侧位于所述压板的第二侧的下方,所述U型槽自所述压板的第一侧向压板的第二侧延伸,所述U型槽在自身与所述压板的第一侧衔接的位置处开设有导向口。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口为倒直角、倒圆角或喇叭口。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开设有长条状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所述U型槽以层叠的方式沿所述压板的厚度方向依次布置,且让位槽与所述U型槽沿压板的厚度方向相互贯通;定义所述U型槽的相对设置的两侧壁的间距为第一间距,定义让位槽的相对设置的两侧壁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所述让位槽用于容置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以使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让位槽的底壁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包括矩形块、与矩形块固定连接的弧形块,所述矩形块的远离弧形块的一侧为压板的第一侧,所述弧形块与矩形块衔接的一侧为弧形块的平面侧,所述弧形块远离矩形块的一侧为弧形块的曲面侧,且弧形块的曲面侧为压板的第二侧。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设有两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枢转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设在所述压板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并用于阻挡压板相对于支撑件转动以降低支撑件的摆动幅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挡块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孔压板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压板和所述挡块。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扬山联合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扬山联合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134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手洗脱水拖把
- 下一篇:一种光纤槽道用的多用途转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