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温恒湿节能空气处理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14023.9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4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黄贵松;王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2/00;F24F3/14;F24F11/64;F24H3/04;F24F110/1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节能 空气 处理 机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温恒湿节能空气处理机组,其包括外壳,外壳上分别设置有回风口、新风口和送风口,外壳内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内包括蒸发管段和冷凝管段,蒸发管段的一端与新风管连接,新风管的一端与外壳上的新风口连接,蒸发管段的另一端与混合管连接,混合管的侧壁与外壳上的回风口连接,混合管的另一端与表冷管连接,混合管与表冷管的连接部设置有表冷器,表冷管的端部与冷凝管段连接,冷凝管段的另一端与送风管连接,送风管与外壳上的送风口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恒温恒湿空调在对降温除湿后空气再加热的能耗较高的问题,节省能量、能源利用效率高、舒适度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与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温恒湿节能空气处理机组。
背景技术
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南方地区,都对能够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恒温恒湿空调需求较大。
传统空调通常设置有表冷盘管,但没有设置再加热管,因此,在炎热的夏季不能有效调节室内湿度,且降温除湿后的空气温度过低容易造成风口结露、舒适度不佳的问题。因此,一般需要对降温除湿后的空气需要再加热处理,以达到设定的送风温度,而现有恒温恒湿空调通常用电加热或锅炉电器等作为加热热源,造成额外的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恒温恒湿空调在对降温除湿后空气再加热的能耗较高的问题的恒温恒湿节能空气处理机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提供了一种恒温恒湿节能空气处理机组,其包括外壳,外壳上分别设置有回风口、新风口和送风口,外壳内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内包括蒸发管段和冷凝管段,蒸发管段的一端与新风管连接,新风管的一端与外壳上的新风口连接,蒸发管段的另一端与混合管连接,混合管的侧壁与外壳上的回风口连接,混合管的另一端与表冷管连接,混合管与表冷管的连接部设置有表冷器,表冷管的端部与冷凝管段连接,冷凝管段的另一端与送风管连接,送风管与外壳上的送风口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送风管内设置有电辅热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新风管与混合管间通过调节管相互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调节管上设置有调节阀。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送风管和混合管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外壳内设置有控制器,温度传感器、调节阀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恒温恒湿节能空气处理机组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混合管和新风口,从而将新风通过换热管的蒸发管段换热,使换热管升温,而使换热后的新风温度下降,然后与温度较低的回风混合,从而实现对回风进行再加热,然后将混合气体经过表冷器降温处理,并再次经过冷凝管段换热再次升温,从而能将满足送风温度需求的空气从送风口排出。
通过室外新风经过换热管换热后,与回风混合,从而利用室外新风作为再热热源,省去一般的再热热源,同时室外新风换热后的温度降低,从而降低新风处理能耗,新风和回风混合后在通过表冷器进行降温除湿,再经过换热管的冷凝管段进行再热后,能达到设定的送风温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热源加热,换热器换热能有效节省能源,不必再进一步调节温度,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并能提高人体舒适度。
在室外温度较低时,通过设置电辅热器,通过电辅热器对降温除湿后的回风与新风混合空气进行再加热,从而有效保证送风温度,同时由于电辅热器不需要直接将回风加热到送风温度,而是通过与新风混合换热,当进入送风管的温度未达到设定温度时,再补充加热,因此其能耗相对于现有结构也更小,能源利用效率也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140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埋水下承台钢板桩围堰
- 下一篇:一种种子育苗培养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