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埋地弯管内压-温差共同作用下应力与位移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16679.4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4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宋鹏云;陈海洋;胡镁林;朱鹏;焦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管 温差 共同 作用 应力 位移 测量 装置 | ||
1.埋地弯管内压-温差共同作用下应力与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框架(1)、测试管道系统、土壤载荷加载系统、加热-测温系统、加压-测压系统、应力测试系统、位移测量系统,测试管道系统的弯管测试段设置在箱体框架(1)内,测试管道系统内填充有加热介质,箱体框架(1)内填设有土体,土壤载荷加载系统设置在箱体框架(1)内且位于土体上方,加热-测温系统、加压-测压系统均与测试管道系统的腔体连通,应力测试系统、位移测量系统均与测试管道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埋地弯管内压-温差共同作用下应力与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测试管道系统包括弯管(2)、直管Ⅰ(3)和直管Ⅱ(4),直管Ⅰ(3)和直管Ⅱ(4)分别固定设置在弯管的两端,直管Ⅰ(3)和直管Ⅱ(4)分别向外穿过箱体框架(1)的相邻两个侧板,直管Ⅰ(3)和直管Ⅱ(4)的端头均固定设置有法兰,弯管、直管Ⅰ(3)、直管Ⅱ(4)和法兰形成密闭介质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埋地弯管内压-温差共同作用下应力与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测温系统包括温度控制仪(5)、温度传感器(6)和加热电阻丝,加热电阻丝设置在密闭介质腔体内且靠近直管Ⅰ(3)的端头,温度传感器(6)的探头设置在密闭介质腔体内且靠近直管Ⅱ(4)的端头,加热电阻丝与温度控制仪(5)电连接,温度传感器(6)通过数据线与温度控制仪(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埋地弯管内压-温差共同作用下应力与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压-测压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7)、试压泵(8),压力传感器(7)的探头设置在密闭介质腔体内且靠近直管Ⅰ(3)的端头,直管Ⅱ(4)的底部开设有注介口,试压泵(8)的试压介质管通过注介口与密闭介质腔体内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埋地弯管内压-温差共同作用下应力与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框架(1)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和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设置在底板四条边上方,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和底板形成长方体箱体,左侧板上开设有管孔Ⅰ,前侧板上开设有管孔Ⅱ,直管Ⅰ(3)向外穿过左侧板的管孔Ⅰ,直管Ⅱ(4)向外穿过左侧板的管孔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埋地弯管内压-温差共同作用下应力与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道固定套环Ⅰ(9)和管道固定套环Ⅱ(10),管道固定套环Ⅰ(9)固定设置在管孔Ⅰ内且管道固定套环Ⅰ(9)的宽度大于管孔Ⅰ的孔高,管道固定套环Ⅰ(9)上均匀设置有螺栓Ⅰ,直管Ⅰ(3)穿过管道固定套环Ⅰ(9)并通过螺栓Ⅰ固定设置在管道固定套环Ⅰ(9)中心,管道固定套环Ⅱ(10)固定设置在管孔Ⅱ内,且管道固定套环Ⅱ(10)的宽度大于管孔Ⅱ的孔高度,管道固定套环Ⅱ(10)上均匀设置有螺栓Ⅱ,直管Ⅱ(4)穿过管道固定套环Ⅱ(10)并通过螺栓Ⅱ固定设置在管道固定套环Ⅱ(10)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埋地弯管内压-温差共同作用下应力与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土壤载荷加载系统为水囊(11),水囊(11)设置在箱体框架(1)内且位于土体上方,水囊(11)顶端设置有注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埋地弯管内压-温差共同作用下应力与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应力测试系统为应变监测仪(12),应变监测仪(12)包括若干个应变传感器(13),应变传感器(13)的探头均匀设置在测试管道系统的弯管测试段。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埋地弯管内压-温差共同作用下应力与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位移测量系统为位移测量仪(14),位移测量仪(14)包括若干个位移传感器(15),位移传感器(15)的探头均匀设置在测试管道系统的直管Ⅰ(3)和直管Ⅱ(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云南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理工大学;云南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166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