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17697.4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5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显仁;罗松柏;高飞;胡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G01R31/56 |
代理公司: | 广东创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90 | 代理人: | 潘丽君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支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包括,承接机构,用于承接电芯;电芯通道,与承接机构衔接,自与承接机构衔接的一侧起至另一侧呈倾斜设置,使电芯进入通道后在无外力作用下向前滚动;极性测试机构,与电芯通道的输出端衔接,用于对电芯极性进行测试;旋转调向及入支架机构,位于极性测试机构的外侧,用于驱动经测试后的电芯旋转与支架上的电芯位相对应,并将电芯打入支架中。本实用新型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集储料、极性测试、调向、入支架功能为一体,具有结构精简、成本低和入支架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入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芯入支架机构形式主要为取排列好的电芯变距入支架,和电芯左右流水线配合入支架方式。现有入支架方式具有如下不足:一、需作业人员提前把电芯的极性排列好,费时耗力,作业效率低,且极性排列存在不稳定因素;二、多颗电芯变距同时入支架,对支架定位要求比较高,存在因支架定位不够而导致电芯破皮现象出现;三、需要的流水线本合精度要求高;四、中转机构多,效率低,机构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该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集储料、极性测试、调向、入支架功能为一体,具有结构精简、成本低和入支架效率高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包括,
承接机构,用于承接电芯;
电芯通道,与承接机构衔接,自与承接机构衔接的一侧起至另一侧呈倾斜设置,使电芯进入通道后在无外力作用下向前滚动;
极性测试机构,与电芯通道的输出端衔接,用于对电芯极性进行测试;
旋转调向及入支架机构,位于极性测试机构的外侧,用于驱动经测试后的电芯旋转与支架上的电芯位相对应,并将电芯打入支架中。
本实用新型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主要由承接机构、电芯通道、极性测试机构和旋转调向及入支架机构构成,其整体零部件构成少,结构精简、成本低;倾斜设置的电芯通道,使电芯自承接机构进入电芯通道后在无外作用力情况下自动向输出端滚动,至极性测试机构对电芯完成极性测试后,由旋转调向及入支架机构先将电芯进行旋转调向与支架上的电芯孔相对应后,将电芯打入支架中,完成电芯入支架,电芯入支架效率高。
进一步地,所述电芯通道包括,
通道底板,所述通道底板通过角度调节结构安装在支撑组件上;
两通道侧板,分别位于通道底板的上部两侧,与通道底板一起构成电芯通道。
电芯通道主要由底板和侧板构成,其原材料均为板材,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而且制作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间隔分布在电芯通道下方用于支撑和安装电芯通道。
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设置,将电芯通道架设在中空位置,便于其它零部件的布局和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
转动支撑件和调节支撑件,所述转动支撑件和调节支撑件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所述通道底板通过转动支撑件与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通道底板通过调节支撑件与第二支撑架活动连接。
转动支撑件的设置,使电芯通道在调节支撑件的调节作用下可以转动支撑件为支点进行旋转,使电芯通道根据需要倾斜一定角度,实现电芯在无外力作用下自动向输出端滚动。
进一步地,所述承接机构包括,
承接件,用于承接电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176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顶出流道的塑料模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走纸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