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折边的管材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17859.4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3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熊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立洋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9/06 | 分类号: | B21D19/06;B21C37/06;B21C37/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297 | 代理人: | 胡清方;彭友华 |
地址: | 516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折边 管材 | ||
一种带折边的管材,包括预定长度的型管,在所述型管的一端设有锥形头,所述锥形头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垂直于型管内壁的内折边;在型管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条轴向设置的凸条。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在金属管材的内壁或外壁上形成构件,且金属管材的一端为锥形头,并在锥形头的端形成向内折边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折边的管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要在金属管材的端面形成一个垂直于内壁的向内折边,其做法一般是两种方法,一是有板材先折边,然后卷成筒状,将焊接的方法将折缝焊合,再采用打磨抛光的方法将焊缝去掉。这种方法一般适合于管壁较薄的金属管的折边,并且还是内壁和外壁都是光面的情况;另一另方法是适合于管壁较厚的金属管材折边的加工方法,就是采用相应的棒材,通过机加工的方式来实现,这种同时还可实现在内壁或外壁上有凸条或凹槽的情况。但是,这种方式的主要问题是加工成本高。经检索中国专利,目前尚未发现更好的在金属管材的端面形成一个垂直于内壁的折边的方法,尤其是即可在金属管材的端面形成折边,同时,还要保证在管材的内壁上有其它形状构件,更难实现的是管材的一端还要是锥形头,并在锥形头的端形成向内折边的管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向社会提供一种可在金属管材的内壁或外壁上形成构件,且金属管材的一端为锥形头,并在锥形头的端形成向内折边的带折边的管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现是:一种带折边的管材,包括预定长度的型管,在所述型管的一端设有锥形头,所述锥形头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垂直于型管内壁的内折边;在型管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条轴向设置的凸条。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锥形头的圆锥角在8-12度之间选择。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型管的外径在14mm-16mm之间选择。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内折边的宽度在2mm-4mm之间选择。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型管是铝合金材料制成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型管是镁合金材料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在金属管材的内壁或外壁上形成构件,且金属管材的一端为锥形头,并在锥形头的端形成向内折边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方法中的毛胚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缩头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抽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抽模成型去掉缩头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切割后的型管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形成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用图6所示加工后的型管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折边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最后的成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立洋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立洋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178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垫折叠机
- 下一篇:一种工业窑炉尾气用余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