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流冲击力特性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18363.9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1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崔家玮;刘勇;李志飞;吴姣姣;晋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G01M10/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李红卫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流 冲击力 特性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击力特性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射流冲击力特性测试装置,包括I‑Scan压力感应片、I‑Scan信号接收器、信息处理单元、冲击力测试釜、喷管、至少2个泄压阀等;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的射流冲击力测试的要求,并且该测试方法方便操作,同时还解决了在淹没条件下传感器的承压问题,弥补了I‑Scan压力感应片容易损坏的不足,拓展了I‑Scan压力测试系统的使用范围,更大的发挥了I‑Scan的功能优势,该装置不仅可以测得冲击范围内的压力分布,还可以测定冲击频率、冲击接触面积以及峰值压力等射流冲击力特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击力特性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流冲击力特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冲击力测试设备均使用压力传感器,并且只能测定冲击力的大小,然而对于某些特殊技术的冲击力测试还存在着困难,比如射流技术,射流的冲击范围广、冲击力不均匀、甚至需要在淹没条件下进行测试,目前多采用皮托管的原理,安置多个压力传感器进行测试,但该方法使用的装置布置繁琐,并且采样点过少,不能获得准确的数据;另外,也有采用压力测量胶片(感压纸)对冲击力进行测量的方法,其原理是:冲击时,微囊破裂,生色物质与显色物质相互反应,胶片上出现红色区,而且颜色密度随着压力水平的改变而改变,从而获得压力分布,如果想要提取精确值,则需要使用压力分析系统,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压力测量胶片可以粘贴在任何位置,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安全性碰撞实验、螺栓紧固压力测量等,同时也有用于射流冲击力的测试,但射流冲击后形成的剪切力较大,容易将压力测量胶片破坏掉,如果施加保护层,测量结果又将不准确,并且显色反应是不可逆的过程,所以其测量值为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峰值压力,不能准确反映射流的冲击特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射流冲击力特性测试装置,存在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测量精确度高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射流冲击力特性测试装置,包括冲击力测试釜底座,设置于冲击力测试釜底座上的I-Scan压力感应片,设置于I-Scan压力感应片上的保护层,所述I-Scan压力感应片一端延伸出冲击力测试釜底座,且伸出部分与I-Scan信号接收器连接,所述I-Scan信号接收器将I-Scan压力感应片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输至与其电连接的信息处理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冲击力测试釜底座上设有可拆卸的冲击力测试釜,所述冲击力测试釜顶部中心设有一个喷管和两个泄压出口,所述泄压出口内设有泄压阀,所述喷管末端通过射流管道与射流系统联通,所述喷管位于冲击力测试釜内部且喷管端部的喷嘴位于I-Scan压力感应片中心上方,所述喷管与冲击力测试釜通过螺纹连接,且喷管可以在冲击力测试釜内上下移动0-200mm。
进一步的,每个泄压出口处均设有一个压力传感器,所述冲击力测试釜额定承压为60MPa。
进一步的,所述冲击力测试釜与冲击力测试釜底座连接处设有多个筒体螺栓连接孔,冲击力测试釜底座上相应位置也设有底座螺栓连接孔,每个螺栓孔内均设有一个螺栓,所述冲击力测试釜内筒体外侧还设有O型橡胶密封圈放置槽,所述O型橡胶密封圈放置槽内设有O型橡胶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为聚碳酸酯耐力板,所述保护层的面积大于O型橡胶密封圈密封区域的面积,从而可以对传感器进行有效的保护,保护层采用的是1mm聚碳酸脂耐力板(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厚度)。PC耐力板抗冲击性能极佳,它的抗冲击性是同厚度玻璃的250倍,是亚克力板材的30倍。PC耐力板的冲击强度有如“透明钢板”之称。同时它还能有效的将冲击力传递下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183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