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肤病专用上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18751.7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8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东升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朱荣 |
地址: | 462400 河南省漯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病 专用 上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肤病专用上药装置,包括药物储存结构,药物储存结构下端连接有上药结构,上药结构上端通过药物储存结构连接有转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代替传统用手或者棉签上药,不仅减轻了上药者的劳动强度,同时能够使患者受药均匀,提高治疗效果,且上药结构与药物储存结构可拆卸连接、转动机构与药物储存结构可拆卸连接,在给不同患者上药时方便更换上药结构和物储存结构,从而不会造成交叉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皮肤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肤病专用上药装置。
背景技术
皮肤病是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的总称。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病的种类不但繁多,多种内脏发生的疾病也可以在皮肤上有表现。引起皮肤病的原因很多,比如感染因素引起的皮肤病,如麻风、疥疮、真菌病、皮肤细菌感染等常常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但影响身体健康,而且引起恐慌与社会歧视,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麻风等传染病在全世界已经得到明显控制。其他引起皮肤病的内外在因素,如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内分泌性、免疫性等,目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治疗皮肤病时,往往需要给患者皮肤上涂抹治疗皮肤病的药物,传统的上药方式是人工用手或者拿棉签蘸取一定量的药膏在患处来回擦拭,不仅加大了上药者的劳动强度,且上药不均匀,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皮肤病专用上药装置,代替传统用手或者棉签上药,不仅减轻了上药者的劳动强度,同时能够使患者受药均匀,提高治疗效果,且上药结构与药物储存结构可拆卸连接、转动机构与药物储存结构可拆卸连接,在给不同患者上药时方便更换上药结构和物储存结构,从而不会造成交叉感染。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皮肤病专用上药装置,包括药物储存结构,药物储存结构下端连接有上药结构,上药结构上端通过药物储存结构连接有转动机构。
所述药物储存结构包括储存筒,储存筒下端为敞端,储存筒内部安装有活塞,活塞上端连接有推杆,推杆上端滑动穿出储存筒上端并设有手推块,储存筒外侧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环,第一转环外壁均布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下端设有连接杆,第一连接块上端设有定位孔;
所述上药结构包括上药柱,上药柱上均布有竖直贯穿设置的出药孔,上药柱外壁上端设有连接边,连接边上端边缘设有连接圆环,上药柱外侧壁、连接圆环内侧壁分别与储存筒内侧壁、储存筒外侧壁滑动连接,连接圆环外壁沿圆周方向均布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上竖直贯穿开有连接孔,连接杆下端滑动穿过连接孔与锁紧帽螺纹连接;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连接盖,连接盖内壁与储存筒外壁上端螺纹连接,连接盖上端设有圆形缺口,手推块外壁下侧转动连接有外齿轮环,外齿轮环下端设有第二转环,第二转环外周沿圆周方向均布有第三连接块,第三连接块下端设有定位柱,定位柱与定位孔滑动连接,连接盖后侧设有手握管,外齿轮环后侧啮合连接有直齿轮,直齿轮上竖直连接有转动立轴,转动立轴上端伸入到手握管内部并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后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后端连接有转动横轴,转动横轴后端连接有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储存筒外壁设有与第一转环转动连接有的转槽。
进一步地,所述上药柱直径等于储存筒内径,连接圆环内经等于储存筒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缺口直径等于手推块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手握管下侧靠近直齿轮的位置安装有遮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手握管后端连接有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东升,未经李东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187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