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水煤浆烧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19884.6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3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吕海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晟永化工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50 | 分类号: | C10J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康震 |
地址: | 102461 北京市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水煤浆烧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水煤浆烧嘴,涉及气化装置技术领域,该烧嘴包括:中心管,中心管内具有水煤浆通道,水煤浆通道内设有点火机构,中心管底端外侧设置若干个回旋叶片,回旋叶片呈回旋状;氧气管,氧气管包括若干根,均环绕于中心管的四周,且位于回旋叶片的上方;冷却管,冷却管将若干个氧气管套设于内部,氧气管与中心管之间的间隙、氧气管与冷却管内壁之间的间隙、以及中心管与冷却管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冷却通道。本实用新型由于回旋叶片的回旋设置,使得氧气管的出气速度减小,氧气与水煤浆接触的更加充分,即强化了氧气与水煤浆的湍动程度,克服了气化炉顶部雾化后的水煤浆分布不均匀的缺陷,达到了较佳的雾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水煤浆烧嘴。
背景技术
水煤浆气化作为一种逐渐成熟的煤气化技术,在我国煤化工技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水煤浆气化工艺均使用通道外混式烧嘴设计。
图1是现有技术中烧嘴的结构示意图,烧嘴中间为高压水煤浆通道,外侧依次是高压纯氧和烧嘴冷却水。高压高速的水煤浆和纯氧在通过烧嘴口时实现瞬间雾化、混合,在1350℃左右燃烧生成合成气(主要为一氧化碳和氢气)。
高压纯氧输送通道(烧嘴口)环绕在水煤浆通道的四周,在水煤浆通道的末端,高压纯氧与水煤浆进行混合,由于高压纯氧在输送过程中,没有障碍物,导致高压纯氧在烧嘴口的停留时间极短,使得高压纯氧与水煤浆接触的时间也相应变短,导致气化炉顶部的雾化后的水煤浆分布不均匀。
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中高压纯氧在输送过程中,由于输送通道内由于呈笔直状,导致的气化炉顶部的雾化后的水煤浆分布不均匀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水煤浆烧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压纯氧在输送过程中,输送通道内由于呈笔直状,高压纯氧与水煤浆的湍动程度较差,导致气化炉顶部雾化后的水煤浆分布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水煤浆烧嘴,包括:
中心管,所述中心管内具有水煤浆通道,所述水煤浆通道内设有点火机构,所述中心管底端外侧设置若干个回旋叶片,所述回旋叶片呈回旋状;
氧气管,所述氧气管包括若干根,均环绕于所述中心管的四周,且位于所述回旋叶片的上方;
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将若干个所述氧气管套设于内部,所述氧气管与所述中心管之间的间隙、所述氧气管与所述冷却管内壁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中心管与所述冷却管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冷却通道。
优选地,所述冷却管延伸至所述中心管的底端,且同时包覆所述回旋叶片。
优选地,所述冷却管末端的半径顺次减小。
优选地,若干个所述氧气管呈旋转式安装于所述中心管的四周,所述氧气管的顶部为进气口,底部为出气口。
优选地,所述氧气管的出气口正对所述回旋叶片之间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回旋叶片呈旋转式安装于所述中心管底端的四周。
优选地,所述回旋叶片与所述中心管的外壁焊接。
优选地,所述回旋叶片的中部设置锥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水煤浆烧嘴,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晟永化工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晟永化工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198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臂部配合运动的颈椎牵引结构
- 下一篇:一种温湿度变送器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