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性纳米银线导电油墨自动化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19917.7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7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詹世治;曾西平;靳世东;肖谢;林仪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13/10;B01F15/00;B01F15/02;B01F3/20;B01F3/22;B01F15/04;B01D19/02;C09D11/52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海智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9 | 代理人: | 王庆海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宝龙社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纳米 导电 油墨 自动化 生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性纳米银线导电油墨,具体涉及一种水性纳米银线导电油墨自动化生产装置包括:储料装置,预混装置,过滤脱泡装置,主反应装置和控制系统;储料装置由至少两个储料罐并联组成,预混装置与储料装置相连;过滤脱泡装置包括第一过滤塔和第二过滤塔;第一过滤塔与储料装置和预混装置相连;主反应装置分别与第一过滤塔和储料装置相连;第二过滤塔与主反应装置相连;控制系统分别与储料装置、预混装置、过滤脱泡装置、主反应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水性纳米银线导电油墨自动化生产装置,能实时监测产品的理化参数,可准确的控制油墨生产过程中的精度,使所生产的油墨产品质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性纳米银线导电油墨,具体涉及一种水性纳米银线导电油墨自动化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纳米银线在众多代替ITO(氧化铟锡)材料中,因其导电、透光、弯折性能优异,且可以使用涂覆工艺量产透明导电膜,生产成本低廉,是当前ITO最佳的替代品。在生产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的过程中,除涂布技术至关重要外,纳米银线导电油墨更是关键,在传统的生产中,纳米银线从合成到成品油墨这一过程中为人工操作,人工操作容易产生误差导致导电油墨的质量和品质稳定性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波动,波动虽小,但在后端却有可能引起蝴蝶效应,不可忽视。因此,量化纳米银线导电油墨生产过程中的指标,建立起一个纳米银线的自动化生产装置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性纳米银线导电油墨自动化生产装置可准确的控制精度,使所制备的米银线导电油墨的质量稳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性纳米银线导电油墨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装置,预混装置,过滤脱泡装置,主反应装置和控制系统;
储料装置由至少两个储料罐并联组成,储料罐用于分别储存反应原料;
预混装置与储料装置相连,用于反应原料的混合;
过滤脱泡装置包括第一过滤塔和第二过滤塔;
第一过滤塔与储料装置和预混装置相连,用于对反应原料进行过滤脱泡,经第一过滤塔处理后的原料输送至主反应装置中;
主反应装置分别与第一过滤塔和储料装置相连,用于纳米银线导电油墨的生成;
第二过滤塔与主反应装置相连,用于对反应得到的成品进行消泡处理,经第二过滤塔处理后的成品输送至成品罐中存储;
控制系统分别与储料装置、预混装置、过滤脱泡装置、主反应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储料装置、预混装置、过滤脱泡装置和主反应装置工作。
进一步的,一种水性纳米银线导电油墨自动化生产装置还包括计量泵,计量泵与储料装置连接,用于计量各反应原料的添加量,计量泵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用于向控制系统反馈计量信号。
进一步的,一种水性纳米银线导电油墨自动化生产装置还包括中间罐体,中间罐体分别与储料装置和主反应装置相连,反应原料输送至中间罐体内进行活化,活化后的原料输送至主反应装置,中间罐体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控制系统控制中间罐体工作。
进一步的,一种水性纳米银线导电油墨自动化生产装置还包括监测装置,监测装置与主反应装置和第二过滤塔连接,用于监测成品的理化数据,监测装置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监测装置工作。
进一步的,监测装置包括低场核磁在线监测系统和粘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预混装置由预混罐、重力传感器、搅拌装置、氮气保护装置、泄压装置组成,搅拌装置置于预混罐内,用于对原料搅拌混合;重力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用于检测预混罐内原料的总量;氮气保护装置和泄压装置用于对预混装置进行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199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