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腕部双自由度柔性绳驱外骨骼式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20401.4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1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庞在祥;王占礼;张邦成;刘帅;张曦予;孙中波;高智;姜大伟;高墨尧;李爽;宫丽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腕部 自由度 柔性 绳驱外 骨骼 上肢 康复训练 机器人 | ||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腕部双自由度柔性绳驱外骨骼式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采用了柔性绳驱动的方式,未通过关节转盘等较大机构来实现关节所需的自由度,因而本发明的装置空间利用率高,穿戴更舒适,更轻便,能够对上肢各关节肌肉以及运动功能神经得到有效的物理刺激,更加贴合人体上肢的运动特性,避免了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腕部双自由度柔性绳驱外骨骼式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组成包括:腕部及肘部活动部分、手臂支撑部分和地面固定部分,其中腕部及肘部活动部分中的大臂穿戴装置与手臂支撑部分中弧形导轨模块连接,手臂支撑部分中的立柱与地面固定部分中的加强肋连接,地面固定部分中大底盘与地面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康复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腕部双自由度柔性绳驱外骨骼式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背景技术
偏瘫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严重症状,多见于急性脑血管病发作中,患者常常由于脑神经损害,发生一侧肢体出现偏瘫,症状可轻可重,轻者可以进行一些简单动作的活动,然而这些动作都非常的不灵活,更有患者活动能力丧失,不能自理活动,对生活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再加上日益严峻的交通,导致各类事故频发,致使偏瘫人数的数量逐年上升,这也相应的导致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不断增多。而人类生活中上肢运动功能的地位非常的重要,而且特殊。所以在患者发生偏瘫后出现上肢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是非常大的。对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采取康复治疗,能够使患者上肢运动能力得到很大提高,通过不断的运动肢体,刺激神经才能达到康复,现在康复治疗师并不多,一般患者通过一些半助力的方法进行恢复治疗,这就使得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有很大的需求量。
现在所有的康复训练机器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末端驱动式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此类机器人是一种以普通连杆机构或串联机构为主体机构,通过对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上肢运动未端进行支撑,使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可按预定轨迹进行被动训练或主动训练,从而达到康复训练目的的康复设备,此类机器人机构虽然简单,但是运动方式也单一,没有对人体上肢进行全方位康复训练,另外人体之间的差异很大,康复训练方式没有做到个性化,不能针对不同的人体规划出不同的康复训练计划。另一类是外骨骼式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此类机器人是一种基于人体仿生学及人体上肢各关节运动机制而设计的,用于辅助上肢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康复辅助设备,根据其特殊的机械结构紧紧依附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上肢,带动上肢功能障碍患者进行上肢的主、被动训练,此类装置可以将手腕自定义运动,但是其运动方式是在上肢部分安装电机与谐波减速器,以此驱动装置运动,这类装置体积比较大,运动不是非常灵活,运动过程中惯性比较大,容易对手腕造成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腕部双自由度柔性绳驱外骨骼式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解决了现有末端驱动式康复机器人无法精确地将牵引力施加到患肢各关节以达到刺激神经的目的,运动方式单一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外骨骼式康复机器人关节处直接采用电机驱动的装置惯性大,不易穿戴和采用绳驱动的空间利用率低,自由度不足等问题。本发明装置穿戴更舒适,更轻便,尺寸和重量更小,能使上肢各关节肌肉以及运动功能神经得到有效的物理刺激, 能够更贴合人手臂的运动特性,满足对上肢功能障碍人群的康复训练要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柔性绳驱腕部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组成包括:腕部及肘部活动部分1、手臂支撑部分2和地面固定部分3,其中腕部及肘部活动部分1 中的大臂穿戴装置105与手臂支撑部分2中弧形导轨模块212通过螺钉连接,手臂支撑部分2中的立柱201与地面固定部分3中的加强肋303通过螺钉连接,地面固定部分3中大底盘307与地面通过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业大学,未经长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04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分类的废旧钢材回收用运输装置
- 下一篇:汽车保险杠胎膜移动输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