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压海上漂浮动态风能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21103.7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4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常鑫;柳长春;金鑫;黄静;段新建;任小宇;杨东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起帆电线电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7/12;H01B7/17;H01B7/28;H01B7/282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赵红 |
地址: | 201512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漂浮 动态 风能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中压海上漂浮动态风能电缆,其包括:设置于半导电缓冲阻水层(8)内的多条电力传输芯(1)以及浮力填充体(7),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8)的外部依次设置有径向阻水层(9)、芳纶加强层(10)、沥青防腐层(11)、外护层(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可实现海上风力发电站到陆上站之间高压低流传输,从而减少能源损耗,电缆整体密度小,可漂浮于海上,不需要任何相关的电缆配件,同时电缆位置清晰易于维护,且具有耐低温、抗紫外线辐射、耐酸碱,能在‑40~90℃使用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压海上漂浮动态风能电缆。
背景技术
海上风力发电已经悄然兴起并且将会成为重要能源形式,海上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广阔平坦的区域,中国海上风能资源储量远大于陆地风能,储量10m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超过7×109kW,且距离电力负荷中心很近。海上风力发电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新的重要能源开发项目,同时也是风力发电的开发重点。
为了实现海上风力发电站到陆上站之间高压低流传输,从而减少能源损耗,同时使电缆位置清晰易于维护和具有抗紫外线耐酸碱腐蚀的性能,急需一种中压海上漂浮风能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旨在提供可以直接悬浮于水面之下,在水中不需要任何相关配件的一种中压海上漂浮动态风能电缆。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压海上漂浮动态风能电缆,其包括:设置于半导电缓冲阻水层(8)内的多条电力传输芯(1)以及浮力填充体(7),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8)的外部依次设置有径向阻水层(9)、芳纶加强层(10)、沥青防腐层(11)、外护层(12)。
进一步,所述电力传输芯(1)设置的数量为3根。
进一步,所述电力传输芯(1)包括:导体(2)、依次设置于导体(2)外部的导体屏蔽层(3)、绝缘层(4)、绝缘屏蔽层(5)、铜带屏蔽层(6)。
进一步,所述绝缘层(4)采用XLPE。
进一步,所述浮力填充体(7)为条带状。
进一步,所述浮力填充体(7)至少包括一根将电力传输芯(1)隔离的中心浮力填充体,所述中心浮力填充体外绕包一层铜带屏蔽层,并与其余浮力填充体及电力传输芯正规绞合,确保三根电力传输芯金属屏蔽层相互接触,保证屏蔽电流和泄漏电流的有效传输。
进一步,所述浮力填充体(7)为高密度聚乙烯经物理发泡制成。
进一步,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8)于绞合的电力传输芯与浮力填充体外部绕包两层。
进一步,所述径向阻水层(9)为封闭的铝管。
进一步,所述铝管外部设置有螺旋轧纹,扎纹间隙8-35mm,有效增加电缆可弯曲半径。
进一步,所述外护层(12)为抗紫外线耐腐蚀聚乙烯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可实现海上风力发电站到陆上站之间高压低流传输,从而减少能源损耗,电缆整体密度小,可漂浮于海上,不需要任何相关的电缆配件,同时电缆位置清晰易于维护,且具有耐低温、抗紫外线辐射、耐酸碱,能在-40~90℃使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中压海上漂浮动态风能电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起帆电线电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起帆电线电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1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包和具有它的车辆
- 下一篇:远近光照明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