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降后浇带部位的传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21732.X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8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杰;余传仕;韦晶欧;陈霜;林广瑶;王梓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4B1/00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幸云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降 后浇带 部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降后浇带部位的传力装置,包括结构梁一和结构梁二,所述结构梁一和结构梁二相对设置,所述结构梁一上设有传力钢支座一,所述结构梁一和传力钢支座一之间设有抗剪筋装置一,所述结构梁二上设有传力钢支座二,所述结构梁二和传力钢支座二之间设有抗剪筋装置二,所述抗剪筋装置一内设有传力钢梁,所述传力钢梁的另一端设在抗剪筋装置二内。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力钢梁支撑加固,有效避免了地下室回填土后产生侧压力从而导致地下室结构倾覆、侧移的问题,并且此传力装置施工简单,便于操作,同时提高施工效益,缩短工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降后浇带部位的传力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城市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并且伴随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对建筑施工的进度要求也逐渐提高。为了完成建筑施工进度要提前回填室外土方,在沉降后浇带位置回填土后会对结构产生倾覆、侧移风险,采用外墙内侧反压土方法效率低,工期长。因此通过建筑沉降后浇带部位的传力装置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沉降后浇带部位的传力装置。
一种沉降后浇带部位的传力装置,包括结构梁一和结构梁二,所述结构梁一和结构梁二相对设置,所述结构梁一上设有传力钢支座一,所述结构梁一和传力钢支座一之间设有抗剪筋装置一,所述结构梁二上设有传力钢支座二,所述结构梁二和传力钢支座二之间设有抗剪筋装置二,所述抗剪筋装置一内设有传力钢梁,所述传力钢梁的另一端设在抗剪筋装置二内。
为限制传力钢梁的移动,所述抗剪筋装置一和抗剪筋装置二均由三根钢筋组成,三根钢筋呈等腰三角形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结构梁一和结构梁二上均设有防水铁皮,所述防水铁皮设置在两者相邻的一侧。
为保证传力装置结构稳定,所述传力钢支座一和传力钢支座二为300mm×300 mm×300 mm规格的混凝土支座,所述传力钢梁为16号工字钢,所述抗剪筋装置一和抗剪筋装置二中的钢筋的规格为直径25mm。
本实用新型沉降后浇带部位的传力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力钢梁支撑加固,有效避免了地下室回填土后产生侧压力从而导致地下室结构倾覆、侧移的问题,并且此传力装置施工简单,便于操作,同时提高施工效益,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沉降后浇带部位的传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所示,1-结构梁一、2-传力钢支座一、3-传力钢梁、4-结构梁二、5-传力钢支座二、6-抗剪筋装置二、7-抗剪筋装置一、8-防水铁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沉降后浇带部位的传力装置,包括结构梁一1和结构梁二4,所述结构梁一1和结构梁二4相对设置,所述结构梁一1上设有传力钢支座一2,所述结构梁一1和传力钢支座一2之间设有抗剪筋装置一7,所述结构梁二4上设有传力钢支座二5,所述结构梁二4和传力钢支座二5之间设有抗剪筋装置二6,所述抗剪筋装置一7内设有传力钢梁3,所述传力钢梁3的另一端设在抗剪筋装置二6内。
为限制传力钢梁的移动,所述抗剪筋装置一7和抗剪筋装置二6均由三根钢筋组成,三根钢筋呈等腰三角形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结构梁一1和结构梁二4上均设有防水铁皮8,所述防水铁皮8设置在两者相邻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17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机的压纸机构
- 下一篇:用于圆管成型的粗成型辊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