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导电塑料外壳的阳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22397.5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2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温文春;陈亮;游小华;丘洪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金诚防腐工程(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3/06 | 分类号: | C23F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3 | 代理人: | 张飙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导电 塑料 外壳 阳极 装置 | ||
1.一种基于导电塑料外壳的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导电塑料外壳、金属阳极、电解液、补液管、储液仓、浮球装置,导电塑料外壳内形成一个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内盛有电解液,金属阳极浸泡在电解液中,所述金属阳极连接一根金属导线,所述金属导线延伸至导电塑料外壳外部,所述补液管穿过导电塑料外壳的壳壁进入密闭腔体内,所述补液管下端为在密闭腔体内的出液口,所述补液管上端连接储液仓,所述储液仓内充满电解液,所述浮球装置包含支杆、空心浮球和转轴,所述支杆为L型,所述支杆的一端设置有空心浮球,所述支杆的另一端连接在一个转轴上,补液管出液口位于空心浮球与转轴之间,所述支杆可以绕转轴旋转,所述支杆的一个侧壁设置于补液管出液口的正下方,所述支杆的宽度大于补液管的直径,所述侧壁能够将出液口完全遮挡,所述空心浮球的下表面浸入电解液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导电塑料外壳的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塑料外壳包含上壳体和下壳体两部分,两者之间通过密封粘结层粘合,从而形成密闭的封闭壳体,所述密封粘结层为导电胶,所述电解液没有充满整个导电塑料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导电塑料外壳的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塑料外壳的电阻率为104~105Ω·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导电塑料外壳的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管穿过上壳体的壳体壁,所述金属导线设置于上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导电塑料外壳的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在垂直方向的高度位置,设置于补液管出液口与电解液液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导电塑料外壳的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包含长臂和短臂两部分,所述长臂和短臂相互垂直,所述空心浮球设置于短臂的末端,所述长臂的末端与转轴相连接,所述长臂设置于出液口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导电塑料外壳的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液面降低时,空心浮球在重力作用下随着液面垂直下降,从而带动支杆绕转轴逆时针旋转,使得支杆原本与出液口紧密贴合的侧壁与出液口分离,所述储液仓内的电解液在重力作用下从补液管流入导电塑料外壳内,随着新的电解液的流入,导电塑料外壳内的电解液液面回升,空心浮球在浮力作用下随液面上升,从而带动支杆绕转轴顺时针旋转,使得支杆原本与出液口紧密贴合的侧壁与出液口逐步恢复贴合,从而阻断出液口的电解液流入,实现导电塑料外壳内的电解液液面高度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导电塑料外壳的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线的材质与所述金属阳极材质不同,所述金属导线在所述电解液中不会发生电解,所述金属阳极通过金属导线吊挂在导电塑料外壳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导电塑料外壳的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装置的材质为铁氟龙,所述浮球装置在电解液中不会被腐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导电塑料外壳的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浮球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杆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金诚防腐工程(厦门)有限公司,未经鑫金诚防腐工程(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239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液瓶检测用出瓶拨轮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输液瓶检测用翻转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