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导热油传热的蓄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24001.0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2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任志超;秦牙富;曹新;晋燕萍;陶庆;龙睿洋;任本尧;钱映锟;叶亮;陶艺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靖云电阳光配售电有限公司;秦牙富;曹新;晋燕萍;陶庆;任志超;龙睿洋;任本尧;钱映锟;叶亮;陶艺莹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F28F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朦 |
地址: | 655000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导热油 传热 蓄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导热油传热的蓄热装置,包括蓄热体、电气控制箱以及外置的电磁阀、外置的循环油泵、外置的三通管,其中:蓄热体包括壳体、填充在壳体内部的蓄热材料以及埋设在蓄热材料中的导热油管,导热油管的两端均穿出壳体,电磁阀设于导热油管上靠近其端部位置,循环油泵设于导热油管上并靠近其一端位置;导热油管内设有导热油;电气控制箱与电磁阀电连接并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够有效地将工业余热或太阳能光热中的热能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可广泛应用在换热设备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采用导热油传热的蓄热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和我国北方采暖需要大量的热能,蓄热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将热能提前储存在里面,在需要使用热能的时候将热能放出。传统的蓄热装置一般采用电加热管利用低谷电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储存起来,利用“空气”作为换热介质,在需要时将热能换出。
传统电加热蓄热装置蓄热和放热分开是两套系统,在蓄热时对温度控制要求较高,温度过高损坏蓄热材料,温度过低蓄热量又不够,控制复杂;放热时利用空气作为换热介质,需要安装风道和风机,整体体积庞大,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不便。
传统电加热蓄热装置用电蓄热,耗费能源,转换效率低。我国工业生产中有大量的工业余热,太阳能光热资源丰富,这些热能资源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和利用,被白白浪费掉。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回收利用热能资源的新型实用蓄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采用导热油传热的蓄热装置,包括蓄热体、电气控制箱以及外置的电磁阀、外置的循环油泵、外置的三通管,其中:
所述蓄热体包括壳体、填充在壳体内部的蓄热材料以及埋设在蓄热材料中的导热油管,所述导热油管的两端均穿出壳体,所述电磁阀设于导热油管上靠近其端部位置,所述循环油泵设于导热油管上并靠近其一端位置;
所述导热油管内设有导热油;
所述导热油管的一端连接一三通管;
所述导热油管的另一端连接一循环油泵;
所述电磁阀通过法兰与热源和热负荷导热油管道相连;
所述电气控制箱与电磁阀电连接并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开闭,从而控制蓄热体蓄热或放热。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油管在壳体内呈蛇形布置形状,且在所述导热油管中以及蓄热材料之间均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电气控制箱电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气控制箱包括箱体、位于箱体内的PLC控制板以及设于箱体外表面上的温度显示屏,其中:
所述PLC控制板与温度传感器、电磁阀均电连接,所述温度显示屏用于显示导热油以及蓄热材料的温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三通管连接热源和热负荷的两端均设有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油管与壳体交叉接触的位置设有环形密封垫。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油泵设于导热油管上靠近管端。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管的自由管端以及导热油管的自由端均设有连接管道用法兰。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靖云电阳光配售电有限公司;秦牙富;曹新;晋燕萍;陶庆;任志超;龙睿洋;任本尧;钱映锟;叶亮;陶艺莹,未经曲靖云电阳光配售电有限公司;秦牙富;曹新;晋燕萍;陶庆;任志超;龙睿洋;任本尧;钱映锟;叶亮;陶艺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40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丝印机的定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防溅水静音节水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