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汇流排端子一次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26734.8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90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缪琦亮;刘登攀;叶治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耐富(长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5/04 | 分类号: | B22D25/04;B22D1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西木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25 | 代理人: | 李开腾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汇流 端子 一次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电池制造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汇流排端子一次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及与模具本体内部的冷却流道连通的若干的冷却管,模具本体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的浇道及对称设置的极柱孔,极柱孔与邻设的浇道相连,冷却管分别位于冷却流道的两侧,极柱孔底部设置有定位区,其通过在极柱孔设置定位区,利用定位区对端子进行定位,之后进行汇流排与极柱的浇铸,在浇铸的过程中,铅液灌注到极柱孔内后,铅液冷却后形成的极柱直接与端子连接,实现极柱浇铸与端子的连接一次完成,解决了极柱与端子成型后尺寸偏差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电池制造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汇流排端子一次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铅酸电池在加工过程中,特别是车辆使用的动力电池,需要在铅制的汇流排的极柱上设置端子,用于与外部进行接线进行充放电,而在铅酸电池的加工过程中,端子与极柱的连接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电池极群的极耳上完成汇流排的铸造焊接时,直接将极柱也同步铸造,之后将端子通过手工焊接的方式连接于极柱上;另一种是,在电池极群的极耳上只进行汇流排的铸造焊接,之后通过辅助模具利用铅液铸造出带有端子的极柱,之后将极柱与汇流排进行焊接。
在专利号为CN201420809035.5的专利文献公开了的一种多极柱式端子焊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中盖上的端子槽,所述端子槽内设置有若干个极柱孔,极柱穿过极柱孔伸入端子槽内,置于端子槽内的接线端子穿装在极柱外径上,接线端子上沿极柱外径周围设有一圈凹槽,两极柱之间的接线端子上卡装焊接条,极柱与焊接条烧熔后填充入凹槽内,覆盖焊接极柱与接线端子,其就是通过模具先浇铸出汇流排及极柱,之后再将端子与极柱进行焊接。
此外,在专利号为CN201811246255.0的专利文献公开了的一种铅酸蓄电池铜端子极柱及浇铸合金和制作方法,包括有铜极、挂镀合金层、浇铸合金座,其中铜极的下部浇铸在浇铸合金座上,且铜极的下部外侧设有挂镀合金层。铅酸蓄电池铜端子极柱所设挂镀合金层所用的合金,挂镀合金层所用的合金包括有铅和锡,铅、锡的重量比是:铅占36%~40%、锡占60%~64%。本实用新型避免铅酸蓄电池在生产和安装过程中出现极柱铜件扭力小,容易松动的情况,确保电池的正常使用及使用寿命,其就是浇铸处带有端子的极柱,之后再将极柱与汇流排进行焊接。
但是上述的这两种方式,在加工过程中,均需要将极柱热熔后重新进行焊接,加工出的铅酸电池的极柱尺寸均存在很大的误差,产品的品质很难做到一致性,如果直接在浇筑汇流排及极柱的过程中将端子与极柱连接,铅液的高温会使端子的表面氧化,影响生产电池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汇流排端子一次成型模具,其通过在极柱孔设置定位区,利用定位区对端子进行定位,之后进行汇流排与极柱的浇铸,在浇铸的过程中,铅液灌注到极柱孔内后,铅液冷却后形成的极柱直接与端子连接,实现极柱浇铸与端子的连接一次完成,解决了极柱与端子成型后尺寸偏差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汇流排端子一次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及与所述模具本体内部的冷却流道连通的若干的冷却管,所述模具本体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的浇道及对称设置的极柱孔,所述极柱孔与邻设的所述浇道相连,所述冷却管分别位于所述冷却流道的两侧,所述极柱孔贯穿所述模具本体设置,所述极柱孔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内形成用于定位竖直放置的端子的定位区,该定位区与对应的所述极柱孔连通,所述端子置于所述定位区内进行定位时,该端子凸出所述定位区的连接端部置于所述极柱孔内,该连接端部的直径φ1与对应的所述极柱孔的内径φ2之间满足关系:φ1<φ2,所述极柱孔灌注铅液浇铸极柱时,浇铸成型的极柱与所述端子一体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连接端部的侧壁与所述极柱孔之间形成用于浇铸极柱的第一浇筑区,所述连接端部的端面与所述极柱孔之间形成用于浇铸极柱的第二浇筑区。
作为改进,所述端子由导电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耐富(长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优耐富(长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67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汇流排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炒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