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双向光电收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27629.6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0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鸿泰佳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40 | 分类号: | H04B10/40;H04B10/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张塨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双向 光电 收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线连接设备领域,尤其为一种微型双向光电收发器,包括光电收发器、电源接口、基板、第一指示灯、光钎接口、背板、网线接口、第二指示灯、侧板、底板和顶板,所述光电收发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基板、背板,所述基板上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光钎接口、第一指示灯、电源接口,所述光钎接口上嵌入安装有橡胶盖,所述背板上固定安装有四组等距的网线接口以及第二指示灯,所述光电收发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多组散热槽,所述光电收发器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顶板、底板,本实用新型整体装置结构简单,呈现组合模式,可进行拆卸,方便对光电收发器内部的零部件更换和维修,具有一定的推广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线连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微型双向光电收发器。
背景技术
光电收发器是除具有收发器的一切功能外,它还具有独有的4个以太网口设计,突破了原有一个以太网口的限制,且交叉线、直连线自识别,各以太网口之间可组成VLAN,该产品的诞生使得局域网的组建更加容易、轻松,并且还可以通过该产品自带的光纤接口连接远端局域网,使用该产品构建网络可大大减少网络投资,简化网络结构,使得网络更稳定、更安全,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信、电力、智能小区、校园网、政府网站、有线电视、石油以及移动基站等场合,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其领域对光电收发器设计尽可能将其缩小,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占据太多的空间,从而使得其一般均是一体拉伸成型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果坏了就会不可维修,直接丢弃,对于其内部的未损坏的零部件就会造成浪费,因此需要一种微型双向光电收发器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双向光电收发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型双向光电收发器,包括光电收发器、电源接口、基板、第一指示灯、光钎接口、背板、网线接口、第二指示灯、侧板、底板和顶板,所述光电收发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基板、背板,所述基板上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光钎接口、第一指示灯、电源接口,所述光钎接口上嵌入安装有橡胶盖,所述背板上固定安装有四组等距的网线接口以及第二指示灯,所述光电收发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多组散热槽,所述光电收发器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顶板、底板,所述顶板、底板和侧板均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所述顶板顶面开设有三组等距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杆。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外表面经过防锈处理。
优选的,所述侧板上下两端沿口处粘贴安装有橡胶边。
优选的,所述安装杆设置有三组,且与顶板一体拉伸成型。
优选的,所述光电收发器外壳体采用钛合金板定制而成,且四角处均安装有透明防撞角。
优选的,所述底板和顶板均呈U字形状,且底板、顶板分别与背板、基板一体拉伸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电源线通过开设在基板上的电源接口进行安装,并将所需的转换的光钎线缆通过光钎接口进行安装,同时第一指示灯显示正常,且将多组的网线固定安装在背板上的多组网线接口进行插入,于此同时,可通过设置的第二指示灯的显示正常与否来判断是否安装正常,以及能否正常使用,且将光电收发器外部上下左右两侧设置的顶板、底板和侧板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连接,并将顶板、底板分别与基板、背板一体拉伸成型,使得光电收发器呈现组合模式,可进行拆卸,方便对光电收发器内部的零部件更换和维修,使得其拥有高使用率,且有效的避免可用资源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鸿泰佳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鸿泰佳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76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心散热呈环形排列的计算机硬件支架
- 下一篇:一种广告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