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恒温杀青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27938.3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7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建忠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黄一敏 |
地址: | 3624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恒温 杀青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恒温杀青机,包括:进料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进料输送机构的出口一侧的杀青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杀青装置远离所述进料输送机构一侧的出料输送机构。所述杀青装置包括:滚筒;用于带动所述滚筒转动的传动机构;用于控制滚筒内温度的恒温控制模组;以及设置于所述滚筒下方且与所述恒温控制模组电连接的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释放了滚筒内部的空间,也节约了制造成本。采用恒温控制模组,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滚筒内的茶叶杀青温度,回馈到恒温控制板中,从而驱动气缸带动风门的开启或关闭,进而控制加热装置中的氧气含量,最终实现对茶叶杀青温度的精准恒温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制造机械,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茶叶恒温杀青机。
背景技术
茶叶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
目前,现有市场上的滚筒杀青机大多采用在滚筒中间架设传动轴,导致制造难度较大,且占用了滚筒内的空间。现有市场上的滚筒杀青机的杀青温度范围较大,导致茶叶杀青的质量参差不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恒温杀青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茶叶恒温杀青机,包括:
进料输送机构;
设置于所述进料输送机构的出口一侧的杀青装置,其包括:
滚筒;
用于带动所述滚筒转动的传动机构;
用于控制滚筒内温度的恒温控制模组;
设置于所述滚筒下方且与所述恒温控制模组电连接的加热装置;以及
设置于所述杀青装置远离所述进料输送机构一侧的出料输送机构。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恒温控制模组包括:
用于测量所述滚筒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一侧的风门;
与所述风门连接的气缸;以及
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气缸电连接的恒温控制板。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滚筒包括:
筒本体;
间隔设置于所述筒本体内侧的第一搅拌叶,其从所述筒本体靠近所述出料输送机构的一端螺旋延伸至所述滚筒中间位置,相邻所述第一搅拌叶互成180°设置;以及
间隔设置于所述筒本体内侧的第二搅拌叶,其从所述筒本体靠近所述出料输送机构的一端螺旋延伸至所述筒本体靠近所述进料输送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二搅拌叶与相邻的所述第一搅拌叶互成90°设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电机;
输入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同步带传输模组;
与所述同步带传输模组的输出端同轴传动设置的第一齿轮;
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且间隔设置的第二齿轮;以及
间隔搁设于所述滚筒边沿下方的辊轮,其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进一步包括连通于所述加热装置的木柴输送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建忠,未经高建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79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乳腺术后恢复气垫装置
- 下一篇:高铁站台限界单轨测距稳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