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腔音嘴内置麦克风降噪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28790.5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9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田嵘;方球;李楚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逸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5237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腔音嘴 内置 麦克风 耳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腔音嘴内置麦克风降噪耳机,其包括耳机底壳、防尘网和耳塞,耳塞设置于耳机底壳的前腔,所述耳机底壳设置有扬声孔,防尘网设置于扬声孔内部且设置于扬声孔的一端;还包括降噪麦克风和扬声喇叭,扬声喇叭设置于扬声孔的另一端,降噪麦克风布置于扬声孔内部且设置于防尘网和扬声喇叭之间;耳机底壳设置有扬声管体,扬声孔设置于扬声管体,扬声管体的轴线与耳机底壳底部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60°~75°;耳塞设置于扬声管体的开口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腔音嘴内置麦克风降噪耳机,降噪麦克风布置于扬声孔内部且设置于防尘网和扬声喇叭之间;降噪麦克风距离使用者的耳膜更近,降噪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腔音嘴内置麦克风降噪耳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降噪耳机降噪效果不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降噪性能更加优异的降噪耳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前腔音嘴内置麦克风降噪耳机,降噪效果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腔音嘴内置麦克风降噪耳机,包括耳机底壳、防尘网和耳塞,耳塞设置于耳机底壳的前腔,所述耳机底壳设置有扬声孔,防尘网设置于扬声孔内部且设置于扬声孔的一端;还包括降噪麦克风和扬声喇叭,扬声喇叭设置于扬声孔的另一端,降噪麦克风布置于扬声孔内部且设置于防尘网和扬声喇叭之间;耳机底壳设置有扬声管体,扬声孔设置于扬声管体,扬声管体的轴线与耳机底壳底部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60°~75°;耳塞设置于扬声管体的开口端。
进一步的,所述扬声喇叭贴合于扬声孔的另一端的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降噪麦克风包括用于接收噪音并将噪音转化为电信号的降噪收声组件和用于发出抵消噪音的声波的降噪扬声器组件,降噪扬声器组件与降噪收声组件电信号连接,降噪扬声器组件与降噪收声组件均设置于扬声孔内且布置于防尘网和扬声喇叭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端壳,端壳设置于所述耳机底壳底部,所述扬声喇叭的扬声方向设置为背向降噪麦克风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腔音嘴内置麦克风降噪耳机,降噪麦克风布置于扬声孔内部且设置于防尘网和扬声喇叭之间;降噪麦克风距离使用者的耳膜更近,降噪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腔音嘴内置麦克风降噪耳机,扬声管体用于插入使用者耳道,扬声管体的轴线与耳机底壳底部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60°~75°,其耳塞、扬声管体、耳机底壳的主体部分与使用者的耳道贴合更紧,使得扬声管体与使用者的耳道之间的间隙小,减少进入噪音的可能,进一步提高了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耳机底壳 11—扬声管体 12—扬声孔
2—防尘网 3—耳塞
4—降噪麦克风 5—扬声喇叭
a—扬声管体的轴线与耳机底壳底部的端面之间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逸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逸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87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绿地土壤呼吸观测试验用土壤取样装置
- 下一篇:移动终端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