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用隔离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31100.1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7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素娥;王鹏萱;郝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H01H1/64;H01H1/50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郭秋梅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隔离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用隔离开关,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至少两个绝缘组件,两个所述绝缘组件的顶部分别安装有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包括第一外壳以及导电接触点;所述静触头包括第二外壳以及导电杆;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外壳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内设有第二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导电接触点;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外壳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内设有第三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导电杆以及第一容纳槽,且所述第三容纳槽的两侧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形成安装腔;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动触头与绝缘组件连接处,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动触头绕绝缘组件转动,以实现隔离开关的断开或接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用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高压隔离开关是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系统中重要的开关电器,需与高压断路器配套使用。隔离开关适用于三相交流50Hz,额定电压12KV的户内装置。供高压设备的有电压而列负荷载的情况下接通,切断或转换线路之用。传统的隔离开关采用手动式闭合动触头和静触头,现有技术的隔离开关采用自动式。手动闭合的隔离开关用螺栓螺母加固静触头和动触头,但现有技术的自动隔离开关却无法进一步加固静触头和动触头。大风冰雹雨雪等恶劣天气会使静触头和动触头脱离。
近年来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尤甚。多重工业生产致使空气中残有硫化物,多雨天气硫化物溶入雨水中造成酸雨,金属物质易受酸雨侵蚀。现有技术的静触头和动触头的铜片刀裸露在空气中,雨水侵蚀会影响到隔离开关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静触头和动触头无加固,且铜片裸露影响寿命。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用隔离开关,包括,
一种电力用隔离开关,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至少两个绝缘组件,两个所述绝缘组件的顶部分别安装有动触头和静触头;
所述动触头包括第一外壳以及导电接触点,所述导电接触点设置于第一外壳内,且所述导电接触点端头突出于所述第一外壳表面设置;
所述静触头包括第二外壳以及导电杆,所述第二外壳朝内凹陷以形成第一容纳槽,所述导电杆裸露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底部,所述第一容纳槽与所述导电接触点突出于所述第一外壳表面的端头匹配;
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外壳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内设有第二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导电接触点;
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外壳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内设有第三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导电杆以及第一容纳槽,且所述第三容纳槽的两侧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形成安装腔,用于第二容纳槽的安装;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动触头与绝缘组件连接处,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动触头绕绝缘组件转动,以使动触头远离或靠近所述静触头,以实现隔离开关的断开或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容纳槽的内壁对称设有两个伸缩体,两个所述伸缩体相向设置,两个所述伸缩体用于安装后第二容纳槽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凹槽,用于所述伸缩体的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容纳槽外壁设有与所述伸缩体匹配的卡槽,两个所述伸缩体拉伸时,部分插入所述卡槽内,以实现所述第二容纳槽与第三容纳槽的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板为U型板,所述U型板内形成所述第二容纳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固定板为U型板,所述U型板内形成所述第三容纳槽,所述第三容纳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触头还包括与所述导电接触点连接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壳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311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