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流和复合储能一体化直流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31506.X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3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奎;李姗;陈琳;郑泽东;杨平西;李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1/00 | 分类号: | H02J1/00;H02J1/14;H02J7/34;H02M7/219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石茵汀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流 复合 一体化 直流 发电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流和复合储能一体化直流发电系统,包括:交流发电机组和复合储能型模块化多电平整流器,复合储能型模块化多电平整流器包括m相电路,每相电路包括上桥臂和下桥臂,上桥臂由n个储能子模块的输出端依次串联后与桥臂电抗器串联构成,下桥臂由桥臂电抗器与n个储能子模块的输出端依次串联构成;每相电路的上桥臂的上端分别与直流电网的正极相连,每相电路的下桥臂的下端分别与直流电网的负极相连,每相电路上桥臂的下端与下桥臂的上端相连形成该相的交流输出端,并且m相电路的交流输出端与交流发电机组的输出端相连,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该系统控制灵活,集成度高,适用于直流微网、舰船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等场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舰船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时具有整流和复合储能功能的直流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流配电由于在功率密度、电能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如区域配电网络、微网以及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等。为满足舰船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中的直流发电需求,通常需要配备柴油发电机或汽轮发电机以及整流装置。常规的二极管整流系统输出电压低、电流谐波大,电压稳定性差,采用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整流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方面,为了平抑脉冲负载的功率波动、提高系统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还需要配备一定容量的储能系统。尤其在舰船综合电力系统中,大量高能脉冲武器的使用对于电力系统的冲击很大,储能系统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然而,常规的大规模储能需要大量的电池单体串并联,不仅效率低、可靠性差,而且需要额外配置能量管理系统作SOC(State ofcharge,荷电状态)均衡控制。
另一方面,由单一类型的储能元件构成的储能系统,难以同时满足对于瞬时大功率波动和长时间持续供电的需求,需要开发一种复合储能系统,合理使用不同特性的储能元件满足电网不同的需求。为满足舰船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这些需求,通常需要配备PWM整流装置和各种储能装置,但大量中压直流变换器的总成本高,体积也较大,难以满足舰船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等对体积功率密度有很高要求的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整流和复合储能一体化直流发电系统,该系统同时兼具PWM整流和复合储能功能,能够平抑脉冲负载对于电网和发电机组的冲击,控制灵活,集成度高,适用于直流微网、舰船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等场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整流和复合储能一体化直流发电系统,包括:交流发电机组;复合储能型模块化多电平整流器,所述复合储能型模块化多电平整流器包括m相电路,每相电路包括上桥臂和下桥臂,其中,所述上桥臂由n个储能子模块的输出端依次串联后与桥臂电抗器串联构成,所述下桥臂由桥臂电抗器与n个储能子模块的输出端依次串联构成;所述每相电路的上桥臂的上端分别与直流电网的正极相连,所述每相电路的下桥臂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直流电网的负极相连,所述每相电路上桥臂的下端与下桥臂的上端相连形成该相的交流输出端,并且m相电路的交流输出端与所述交流发电机组的输出端相连,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
本实用新型的整流和复合储能一体化直流发电系统,兼具PWM整流和混合储能功能,使得一套变换器可同时实现整流发电和储能两个功能,节省成本;由于超级电容充放电响应速度快,适合提供高频充放电功率,而电池持续供电时间长,适合提供低频充放电功率,因此同时使用电池和超级电容复合储能,不仅可以减小脉冲负载对发电机组的冲击,也有利于提高电池寿命;采用三绕组高频变压器不仅解决了电池接入高压电网的绝缘问题,而且充分利用超级电容和电池复合储能的充放电功率互补特性,减少了变压器的数量、体积和成本;采用分散式储能,每个储能元件都可以独立控制其充放电电流,通过控制算法可实现储能元件之间的SOC均衡,避免储能元件的大规模串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未经清华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315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空风能风力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力检修万用连接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