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波导管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32655.8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7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朴南信;申铅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KMW |
主分类号: | H01P1/20 | 分类号: | H01P1/20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周积德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导管 滤波器 | ||
1.一种波导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形成多个共振块;
多个共振器,由在上述多个共振块的各个共振块所设置的共振器柱形成;
多个隔板,形成于上述多个共振块的边界,用于区分各个共振块;以及
槽口柱,与上述多个共振器相邻设置并形成相邻的多个共振器之间的交叉耦合,
上述槽口柱根据位置或形态来变更上述多个共振器之间的交叉耦合的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根据与在上述多个共振器所设置的上述共振器柱之间的距离,上述槽口柱将上述多个共振器之间的交叉耦合的特性设定为电感耦合或电容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根据与在上述多个共振器所设置的上述共振器柱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动,上述槽口柱使通过执行上述交叉耦合来在相互相邻的共振器之间已形成的电感耦合或电容耦合产生变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槽口柱位于与至少四个共振器相邻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槽口柱位于与依次形成电感耦合的至少四个共振器相邻的位置,以通过上述多个隔板区分并能够通过上述多个隔板之间的开放区间来设定电感耦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波导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槽口柱对上述至少四个共振器形成三个交叉耦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槽口柱与相邻的多个共振器中的至少一个共振器相邻设置,以增加对于上述至少一个共振器的交叉耦合的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波导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槽口柱在相邻设置的上述至少一个共振器之间形成电容耦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槽口柱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上端面或下端面中的至少一个,
在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上端面的情况下,从上述外壳的上端面向内部以规定的深度突出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槽口柱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上端面或下端面中的至少一个,
在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下端面的情况下,从上述外壳的下端面向内部以规定的深度突出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波导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槽口柱分别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上端面及下端面的情况下,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上端面的上端柱的下端与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下端面的下端柱的上端之间的隔开距离设定为设定距离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波导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槽口柱在将上述上端柱与下端柱之间的隔开距离维持在上述设定距离以上的状态下通过调整上述上端柱的规定深度与上述下端柱的规定深度之间的相互比率,来调节根据上述交叉耦合设定的电感耦合或电容耦合的强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槽口柱形成圆柱、三角柱、四角柱、N角柱中的任一形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槽口柱的一侧部位形成由曲线形成的半圆柱,另一侧部位形成四角柱。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隔板根据长度来调节上述多个共振器中的相邻的共振器的交叉耦合的强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导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隔板根据位置来设定上述共振块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KMW,未经株式会社KMW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3265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汽车销售平台
- 下一篇:一种肿瘤取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