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延长导热油使用寿命的导热油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33564.6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5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江;齐进秋;杨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顺呈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4 | 分类号: | F24H7/04;F24H9/00;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胡妍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北辰区双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长 导热油 使用寿命 循环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延长导热油使用寿命的导热油循环系统,包括加热结构、底板、调节结构和架体,所述架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且底板的顶端设置有油泵,所述油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罩板,且罩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添油口,所述添油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口,且进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的顶端设置有油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架体的顶端安装有加热结构,使用时导热油根据油泵的带动作用从输入口排入加热箱内部,在加热箱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加热丝,对排入加热箱内部的导热油进行加热,加热后再从排出口排出,通过加热结构的设置可使导热油在加热箱内部可充分加热,在使用传输时减少消耗,降低使用能耗,更加高效节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热油循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延长导热油使用寿命的导热油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导热油是一种可在加热目标内部进行循环传导,将热量传递给用热设备的循环液体,导热油在使用时易消耗,使用寿命较短,现需要一种使用高效可降低能耗的导热油循环系统,但是现有的延长导热油使用寿命的导热油循环系统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第一,传统的延长导热油使用寿命的导热油循环系统内部油泵长期工作产生热量聚集较多,有效油泵的使用寿命,妨碍循环系统正常工作;
第二,传统的延长导热油使用寿命的导热油循环系统对导热油的加热效果不佳,在传输过程中损耗较多,使用效果差;
第三,传统的延长导热油使用寿命的导热油循环系统在使用时流量不可调节,使用效果不佳且适用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延长导热油使用寿命的导热油循环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油泵产生的热量排解效果差、热传导效果不佳加热不便和传导流量不可控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延长导热油使用寿命的导热油循环系统,包括加热结构、底板、调节结构和架体,所述架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且底板的顶端设置有油泵,所述油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罩板,且罩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添油口,所述添油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口,且进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的顶端设置有油箱,且油箱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排油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回油管,且回油管的一侧与加热设备连接,所述添油口的顶端设置有排口,所述架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加热结构,且加热结构的两端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输送管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阀门,所述架体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架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架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
优选的,所述加热结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排出口、加热箱、加热丝和输入口,所述加热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排出口,所述加热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输入口。
优选的,所述加热箱的内部设置有加热丝,且加热丝在加热箱的内部呈蛇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油泵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散热鳍片,且散热鳍片在油泵的外侧壁上呈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固定块、调节球、粗流孔、转动栓、挡块和细流孔,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栓,且转动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球。
优选的,所述调节球的两侧设置有粗流孔,所述调节球的两端设置有细流孔,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延长导热油使用寿命的导热油循环系统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装置内油泵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等间距排列分布的散热鳍片,在装置工作时可对油泵内部产生散发的热量进行吸附排解,使装置内油泵正常运转,延长了油泵的使用寿命,且架体的内侧壁上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端安装有风扇,可在装置工作时对内部热量进行通风吹散,使其散热效果更好使用更加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顺呈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顺呈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335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