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撞吸能盒和前防撞梁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34810.X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7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袁贵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34 | 分类号: | B60R19/34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孙静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撞吸能盒 前防撞梁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撞吸能盒和前防撞梁总成,防撞吸能盒包括内板、外板和连接板,内板形成第一凹槽,外板形成第二凹槽,内板与外板相对设置,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对设置并相互连通,第一凹槽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与第二凹槽对应的第二侧壁固定连接、并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筒状盒体;筒状盒体的一端用于与前防撞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一凹槽的第一外底面和第二凹槽的第二外底面均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加强筋,且加强筋沿筒状盒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好地吸收车辆在发生碰撞时产生的能量,避免伤及车身纵梁以及一号横梁等关键结构,从而能够提高汽车在发生碰撞时的安全性,而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撞吸能盒和前防撞梁总成。
背景技术
现在安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汽车行业也是如此,安全是第一保障,目前市面上很多前防撞梁吸能盒设计不合理。有的结构过于复杂、强度过高,不易产生变形,导致碰撞时无法吸收碰撞产生能量;有的结构过于简单,导致吸能盒过软,碰撞时变形溃缩太快,无法达到预计吸能效果,因此无法保护汽车纵梁以及一号横梁等关键结构,装置不具有安全性能,吸能能力差,且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吸能盒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吸能能力差和结构复杂的问题。通过提供一种防撞吸能盒能够更好地吸收车辆在发生碰撞时产生的能量,既不会因为强度过高、不易产生变形,也不会因为太软而导致溃缩过程过快,可以很好地保护车身纵梁以及一号横梁等关键结构,从而能够提高汽车在发生碰撞时的安全性,而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撞吸能盒,包括内板、外板和连接板,内板形成第一凹槽,外板形成第二凹槽,内板与外板相对设置,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对设置并相互连通,第一凹槽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与第二凹槽对应的第二侧壁固定连接、并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筒状盒体,容纳空间由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并且,筒状盒体的两端均具有开口与容纳空间连通,其中筒状盒体的一端用于与前防撞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一凹槽的第一外底面和第二凹槽的第二外底面均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加强筋,且加强筋沿筒状盒体的宽度方向延伸。
采用上述方案,本设计采用内板和外板结合成的筒状盒体结构可以更好地变形,从而起到吸能缓冲作用,并且在盒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加强筋,能够加强吸能盒自身在溃缩方向的强度,避免溃缩过程过短,保证变形充分。与现有的吸能盒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更好地达到吸能效果,即不会因为强度过高,不易产生变形,导致碰撞时无法吸收碰撞产生能量,也不会因为吸能盒过软,碰撞时变形溃缩太快,无法达到预计吸能效果。此外,本方案的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连接安装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防撞吸能盒,防撞吸能盒的材料采用冷轧钢板。
采用上述方案,冷轧钢板材料成本低廉,支架采用简单的冲压件结构,容易成型,制造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防撞吸能盒,筒状盒体的一端具有与前防撞梁配合的凸出部。
采用上述方案,凸出部切边与前防撞梁本体随型,方便焊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防撞吸能盒,筒状盒体的另一端的端面为平面,平面与连接板焊接,且连接板具有连通孔,连通孔贯穿于连接板的厚度方向,且连通孔通过开口与容纳空间连通。
采用上述方案,平面切边整齐,直接焊接在连接板平面,方便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防撞吸能盒,每个第一侧壁覆盖部分的第二侧壁,并与第二侧壁焊接。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加强防撞吸能盒的连接强度,更加稳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登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摩登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348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