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壳防火预分支电力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34866.5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4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孙世豪;百留萍;赫瑞奇;郑小东;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国网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7/40;H01B7/24;H01B7/28;H01B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卓邦荣 |
地址: | 4755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防火 分支 电力电缆 | ||
一种金属壳防火预分支电力电缆,包括主电缆和分支电缆,分支电缆和主电缆的连接处设有外壳,外壳上未分支的一端为主电缆进口,外壳远离主电缆进口的一端分别为主电缆出口和分支电缆出口,主电缆出口的处固定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上螺纹配合有螺杆,螺杆从下到上依次穿过主电缆出口靠近分支电缆的侧壁、分支电缆出口靠近主电缆出口的侧壁和分支电缆出口远离主电缆出口的侧壁,螺杆远离固定螺母的一端上固定有转动螺母。能够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电缆进行调整,避免电缆受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壳防火预分支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预分支电缆是工厂在生产主干电缆时按用户设计图纸预制分支线的电缆,是近年来的一项新技术产品,与原技术相比具有优良的抗震性、气密性、防水性。分支线工厂预先制造在主干电缆上,分支线截面大小和分支线长度等是根据设计要求决定,极大缩短了施工周期,大幅度减少材料费用和施工费用,更大地保证了配电的可靠性。近年来,随着建筑领域对电气消防要求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用预制分支型电缆,逐步向阻燃、耐火消防等级更高的技术性能方向发展。预制分支型矿物绝缘防火电缆具有阻燃、耐火、耐高温、耐腐蚀、安全且寿命长等多种优点,综合性能优于传统的普通预分支电缆,因此在现代化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预分支电缆是根据事先设计的图纸的要求预留出安装的位置,但是由于在施工时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导致预分支电缆无法完美的进行安装,从而容易导致预分支电缆产生损害降低使用寿命,现有的预分支电缆不能根绝实际情况进行细微的调整,并且现有的预分支电缆的阻火性能较差,虽然具有金属外壳,但是内部并没有对金属外壳在火灾中的高温进行处理,导致内部的线缆产生损害,降低了线缆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金属壳防火预分支电力电缆,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分支电缆进行微调,从而使其使用寿命提高,并且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进一步提高使用寿命。
其解决方案是,一种金属壳防火预分支电力电缆,包括主电缆和分支电缆,所述分支电缆和主电缆的连接处设有外壳且外壳呈“Y”型,所述外壳上未分支的一端为主电缆进口,外壳远离主电缆进口的一端分别为主电缆出口和分支电缆出口,所述主电缆出口的处固定有固定螺母且固定螺母位于外壳内部,固定螺母上螺纹配合有螺杆,所述螺杆从下到上依次穿过主电缆出口靠近分支电缆的侧壁、分支电缆出口靠近主电缆出口的侧壁和分支电缆出口远离主电缆出口的侧壁,所述螺杆远离固定螺母的一端上固定有转动螺母。
优选的,分支电缆出口上靠近转动螺母的侧壁上设有凹槽且转动螺母位于凹槽内。
优选的,凹槽上方固定有顶板且转动螺母位于顶板下方。
优选的,转动螺母采用内六角形螺母。
优选的,外壳采用金属材质且外壳的外部铺设有塑钢材料。
优选的,外壳内部设有挡板且挡板位于螺杆和主电缆与分支电缆连接处之间。
优选的,挡板和外壳采用相同的金属材质。
优选的,外壳内部设有隔温层且隔温层位于挡板与主电缆进口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能够在设计和实际施工时存在误差时,对外壳进行调整,从而使电缆避免产生折弯的情况,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并且采用金属外壳,提高对内部电缆的保护,外壳上铺设有塑钢,提高耐腐蚀性,进一步对内部电缆的保护。外壳内部设有隔温层,可以提高电缆在遇到火灾时的抵御能力,进一步的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动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国网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国网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348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