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机废气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35954.7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7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企易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12 | 分类号: | B01D4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废气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注塑机技术领域的一种注塑机废气收集装置,包括反应箱体,所述反应箱体的下侧设置有多个支腿,所述反应箱体的侧壁通过导风管贯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入端贯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反应箱体的顶端侧壁贯通连接有出气管,通过加入液泵、导液管和喷淋头等结构,可以对吸收进来的废气进行降温,同时结合海绵隔板将废气中的塑料碎屑隔离出来,便于碎屑的收集,通过加入进气管、风机和碎屑滤板等结构,可以将碎屑集中在海绵隔板与碎屑滤板之间,然后通过碎屑出口将这些塑料碎屑收集起来,便于后续的处理,通过加入喷头壳体、下水孔和侧水孔管等结构,可以扩大喷水降温的范围,提升对废气的降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注塑机废气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
注塑机通常由注射系统、合模系统、液压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加热及冷却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等组成。
注塑机的工作原理与打针用的注射器相似,它是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
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
注塑机操作项目:注塑机操作项目包括控制键盘操作、电器控制系统操作和液压系统操作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注射过程动作、加料动作、注射压力、注射速度、顶出型式的选择,料筒各段温度的监控,注射压力和背压压力的调节等。
一般螺杆式注塑机的成型工艺过程是:首先将粒状或粉状塑料加入机筒内,并通过螺杆的旋转和机筒外壁加热使塑料成为熔融状态,然后机器进行合模和注射座前移,使喷嘴贴紧模具的浇口道,接着向注射缸通入压力油,使螺杆向前推进,从而以很高的压力和较快的速度将熔料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具内,经过一定时间和压力保持(又称保压)、冷却,使其固化成型,便可开模取出制品(保压的目的是防止模腔中熔料的反流、向模腔内补充物料,以及保证制品具有一定的密度和尺寸公差)。注射成型的基本要求是塑化、注射和成型。塑化是实现和保证成型制品质量的前提,而为满足成型的要求,注射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压力和速度。同时,由于注射压力很高,相应地在模腔中产生很高的压力(模腔内的平均压力一般在20~45MPa之间),因此必须有足够大的合模力。由此可见,注射装置和合模装置是注塑机的关键部件。
注塑机在使用时会产生一定的废气,废气中含有一定量的塑料碎屑,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因此,需要对这些废气进行收集,为了解决废气收集的问题,提出一种注塑机废气收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机废气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机废气收集装置,包括反应箱体,所述反应箱体的下侧设置有多个支腿,所述反应箱体的侧壁通过导风管贯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入端贯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反应箱体的顶端侧壁贯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反应箱体的下端贯通连接液泵的输入端,所述液泵的输出端贯通连接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连接有喷淋头,所述反应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海绵隔板和碎屑滤板,所述风机、液泵、开关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
优选的,所述喷淋头包括喷头壳体,所述喷头壳体与导液管转动连接,所述喷头壳体的侧壁等角度环绕插接有多个侧水孔管,所述喷头壳体的底壁开设有矩阵式排布的下水孔。
优选的,所述支腿的数目不少于四个,且四个支腿互相对称设置,所述支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企易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企易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359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