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缆外皮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36616.5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6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B25/00 | 分类号: | B26B25/00;H02G1/12 |
代理公司: | 辽宁鸿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许翔 |
地址: | 113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外皮 切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缆外皮切割装置,该装置包括两端分别为纵向插口的筒体;筒体中部两侧壁上分别开有相通的横向插口;横向插口上部的筒体内腔内设有由升降装置驱动的纵向切刀。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同时,可全方位实施线缆切割,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2、由于线缆切割均由纵向切刀在筒体内腔作业,安全稳定,消除了安全隐患,避免了人员伤害。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简洁,成本低,填补了此类切割装置的空白,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切割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线缆外皮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室外电缆、光纤、各种线缆均需要切割外皮,由于线缆芯数不同,带护套的室外线缆外皮非常难以去除,费时费力,而且还会造成线缆内部芯线损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通常用刻刀或尖嘴钳对线缆外皮进行切割或剪切,进而进行扒皮操作。该种方式极易造成芯线损伤,费时费力的同时,由于采用刻刀或尖嘴钳,在切割时存在安全隐患,容易造成人员伤害,也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提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有效克服现有线缆外皮切割方式诸多不足的线缆外皮切割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装置包括两端分别为纵向插口的筒体;其特点是:在筒体中部两侧壁上分别开有相通的横向插口;横向插口上部的筒体内腔内设有由升降装置驱动的纵向切刀。
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将线缆插入横向插口,手动选择切割部位,通过升降装置调整纵向切刀的切割深度,再以线缆为轴旋转筒体,使纵向切刀对线缆外皮进行切割,从而实现线缆外皮的横向切割;将线缆抽出通过筒体两端的纵向插口插入筒体内,重复上述调整纵向切刀过程,再推拉筒体,使纵向切刀对线缆外皮进行切割,从而实现线缆外皮的纵向切割。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同时,可全方位实施线缆切割,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2、由于线缆切割均由纵向切刀在筒体内腔作业,安全稳定,消除了安全隐患,避免了人员伤害。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简洁,成本低,填补了此类切割装置的空白,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向切割线缆外皮的工作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切割线缆外皮的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端分别为纵向插口2的筒体1。在筒体1的中部两侧壁上分别开有相通的横向插口3。横向插口3上部的筒体1内腔内设有由升降装置驱动的纵向切刀4,该纵向切刀4的刀面与筒体1轴向平行。
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在筒体1外壁上的壳体7,该壳7的内部安装有上端从壳体7上部穿出的齿条8,该齿条8下部穿入筒体1内腔与纵向切刀4固定连接,中部与通过转轴连接在壳体7上的齿轮9啮合;转轴一端从壳体7穿出连接有摇把10。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左右摇动摇把10,带动齿轮9转动并带动齿条8上下移动,从而使与其固定连接的纵向切刀4上下移动,调整切割深度。
所述的齿条8两侧设有轴向滑槽12,每个滑槽12内设有限位块14,该限位块14通过连杆13连接在壳体7上。通过该滑槽12及限位块14即可对齿条8进行安装定位。
所述横向插口3下部的筒体1壁上安装有轴承6,该轴承6可以在横、纵向切割时,减少筒体1旋转及推拉的阻力,便于操作。
所述的筒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推把5。该推把5便于推拉筒体1,方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366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材饰品结构
- 下一篇:油门把手组合结构及打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