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针灸电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39182.4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0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0;A61N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针灸 电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针灸电针,包括导线、橡胶绝缘外皮、弹簧、挡针、电针仪、针灸针、金属针柄和尾孔,所述导线的外侧包覆有一圈橡胶绝缘外皮,所述导线的一端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有一挡针,所述导线的一端与电针仪相连,所述弹簧内部设置有针灸针,所述针灸针的上半部设有金属针柄,所述金属针柄与弹簧相互接触,所述金属针柄的顶部设有尾孔,所述挡针穿过该尾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能解决电针针头易损坏、不方便固定、可能导致触电或者短路的情况,而且使用方便、快捷、容易上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针灸电针。
【背景技术】
电针疗法是指在刺入人体穴位的毫针上,用电针机通以微量低频脉冲电流的一种治疗方法。电针灸属于针灸学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主要作用机理是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可以代替传统的捻针。
电针治疗可以帮助患者使血液中淤阻的经络通畅,发挥正常作用,还可以调节气血,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电针疗法不但在临床上已经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并且取得很好的疗效,而且随着针刺阵痛研究的深入,电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电针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现存电针的电极夹夹板面积小,拿捏固定电针不方便;然后就是电极夹与导线连接处容易损坏,导致电针疗效降低;最后一点就是电极片损坏可能导致触电、短路的情况发生,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针灸电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针灸电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能解决电针针头易损坏、不方便固定、可能导致触电或者短路的情况,而且使用方便、快捷、容易上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针灸电针,包括导线、橡胶绝缘外皮、弹簧、挡针、电针仪、针灸针、金属针柄和尾孔,所述导线的外侧包覆有一圈橡胶绝缘外皮,所述导线的一端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有一挡针,所述导线的一端与电针仪相连,所述弹簧内部设置有针灸针,所述针灸针的上半部设有金属针柄,所述金属针柄与弹簧相互接触,所述金属针柄的顶部设有尾孔,所述挡针穿过该尾孔。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和导线为一体式设计,所述弹簧与挡针通焊接的方式相互连接,所述挡针与于弹簧顶面的直径相重合,所述弹簧的内径略小于金属针柄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电针仪正面的中心处设有波形控制面板,所述波形控制面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开关旋钮和频率旋钮,所述电针仪正面的底端设有若干电针接线孔,所述电针接线孔内设有接线头,所述接线头与导线电性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电针接线孔的数量至少为6个,所述电针接线孔呈水平均匀排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金属针柄外侧设置弹簧的方式,利用弹簧的可塑性和弹性,增大弹簧与金属针柄的接触面积的同时,也使得弹簧牢牢贴合在金属针柄外侧,增加了电流的传导效率,提升电针的效果;通过设置挡针的方式,对设有尾孔的针灸针进行固定,而对于没有尾孔的针灸针来说,挡针可以起到阻挡弹簧从金属针柄上滑脱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针灸电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针灸电针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导线、2-橡胶绝缘外皮、3-弹簧、4-挡针、5-电针仪、51-波形控制面板、52-开关旋钮、53-频率旋钮、54-电针线接孔、55-接线头、6-针灸针、7-金属针柄、8-尾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391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用培养皿消毒桶
- 下一篇:杯盖组件和食物处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