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温恒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0357.3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6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斌;刘松宇;李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5/02 | 分类号: | F25B5/02;F25B6/02;F25B41/00;F25B41/04;F25B4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魏润洁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恒温恒湿装置,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外机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一蒸发器和压缩机;室内机包括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冷凝器,第二蒸发器与第一蒸发器并联;第二冷凝器与第一冷凝器并联。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器对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通过将第一冷凝器与第二冷凝器并联、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并联,使得第一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可分别作为第二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器的换热补充;并且,第二冷凝器的再热直接再利用室外机的热回收,无需消耗额外能源,有助于降低系统的能耗,从而减少运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温恒湿装置。
背景技术
在检验检测及高科技生产活动中,某些工艺需要对温度湿度进行有效控制,提供恒温恒湿的活动环境,在该活动环境中,温度和湿度应控制在规范规定的精度范围内。现有技术中,恒温恒湿机为控制温度湿度的主要设备。恒温恒湿机包含混风段、初中效段、表冷段、加热段、加湿段、送风段。为了实现对空气升温以及降温,表冷段采用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加热段采用其他类似于电加热、蒸汽热水加热的模式,系统能耗较大,增加了运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恒温恒湿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恒温恒湿机系统能耗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恒温恒湿装置,包括:
室外机,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一蒸发器和压缩机;以及,
室内机,包括第二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器;
其中,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冷媒管路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冷媒管路并联,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冷媒管路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冷媒管路并联。
可选地,所述恒温恒湿装置还包括调节阀组,其中:
所述调节阀组分设在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冷媒管路和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冷媒管路;和/或,
所述调节阀组分设在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冷媒管路和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冷媒管路。
可选地,所述恒温恒湿装置还包括:
温湿度变送器,用以感测温湿度值;以及,
控制电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温湿度变送器、所述压缩机以及所述调节阀组,以根据所述温湿度值,分别控制所述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冷凝器以及所述第二冷凝器工作。
可选地,所述冷媒管路包括:
连接管头,端部朝内弯折以形成第一环形翻边,所述第一环形翻边与所述连接管头的内壁相间以限定出第一环形槽;以及,
对接管头,端部朝外弯折以形成第二环形翻边,所述第二环形翻边与所述连接管头的外壁相间以限定出第二环形槽;
其中,所述连接管头与所述对接管头插接,以使得所述第一环形翻边卡置于所述第二环形槽内、所述第二环形翻边卡置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环形翻边与所述第二环形翻边至少其中之一设有阻尼部,所述阻尼部用以在插接过程中对所述第一环形翻边和所述第二环形翻边产生干涉,且干涉量逐渐增大。
可选地,所述阻尼部为形成在所述第一环形翻边和/或所述第二环形翻边的侧部上的阻尼斜面;和/或,
所述阻尼部的制成材质为橡胶材质。
可选地,所述连接管头的内壁在靠近所述第一环形翻边的方向上呈渐薄设置;和/或,
所述对接管头的内壁在靠近所述第二环形翻边的方向上呈渐薄设置。
可选地,所述对接管头的外壁凹设有容置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03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