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余料粉碎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1183.2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2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吕愿圆;来桂林;魏磊;秦永强;韦国忠;潘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普锐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357 | 分类号: | B29C64/357;B29B17/04;B08B15/02;B33Y40/2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戴立亮 |
地址: | 73030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粉碎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打印余料粉碎回收装置,包括粉碎仓,所述粉碎仓的顶部两侧对称连通有进料管,所述粉碎仓的外表壁上套接有隔音套,所述粉碎仓的底部连通有存料仓,所述粉碎仓的内腔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顶部通过转轴与粉碎仓的顶部转动连接,底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驱动电机通过连接杆与粉碎仓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的外表壁上焊接有多组粉碎柱,所述多组粉碎柱之间均设置有固定柱,且固定柱与粉碎仓的内表壁焊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提高粉碎质量,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塑料制品粉碎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3D打印余料粉碎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过程中会出现塑料制品以及一些残次品。
塑料制品:塑料制品是用塑料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以自由改变形体样式,塑料是利用单体原料以合成或缩合反应聚合而成的材料,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塑料制品在回收过程中需要进行粉碎。
然而现有的粉碎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的粉碎装置采用两个粉碎辊对塑料进行粉碎,然而这样的粉碎方式,存在两方面缺陷,一方面,两个粉碎辊需要使用两个驱动电机进行供电,加大了回收成本,另一方面碎料板的粉碎过程为一过性的粉碎,若粉碎质量不合格,难以再次进行粉碎,降低了粉碎的质量;其次,现有的粉碎装置往往没有设置有隔音装置,然而实际加工过程中,由于塑料制品的破碎将产生大量的噪音,增加了环境的污染;最后,现有的粉碎装置在出料时,没有设置有存料装置,使得排料过程中必须及时排出,而加工过程中排出废料,由于废料具有动能,将极易飞溅,严重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粉碎质量较低且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提供一种3D打印余料粉碎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3D打印余料粉碎回收装置,包括粉碎仓,所述粉碎仓的顶部两侧对称连通有进料管,所述粉碎仓的外表壁上套接有隔音套,所述粉碎仓的底部连通有存料仓,所述粉碎仓的内腔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顶部通过转轴与粉碎仓的顶部转动连接,底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驱动电机通过连接杆与粉碎仓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的外表壁上焊接有多组粉碎柱,所述多组粉碎柱之间均设置有固定柱,且固定柱与粉碎仓的内表壁焊接。
其中,所述进料管的俯视面呈矩形结构。
其中,所述隔音套的外表壁上套接有第一卡箍,所述第一卡箍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柱。
其中,所述存料仓的外表壁上通过第二卡箍与支撑柱焊接。
其中,所述存料仓上设置有仓门。
其中,所述多组粉碎柱均沿着转动柱的竖直端等间距依次设置,所述多组粉碎柱中每组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粉碎柱均绕转动柱的圆心等角度依次设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粉碎仓的顶部两侧对称连通有两个进料管,两个进料管的俯视面均呈矩形结构,粉碎仓内腔设置有转动柱,转动上焊接有粉碎柱,且粉碎仓的内表壁上焊接有固定柱,这样的方案存在两个有益效果:一方面,转动柱使用单个电机进行驱动,大大降低了回收的成本;另一方面,塑料制品是自上而下依次经过多个转动柱和固定柱,在塑料制品完成粉碎前需要经过多次的粉碎,从而使得塑料制品能够被粉碎完全,从而提高了粉碎的质量。
2、本实用新型中,粉碎仓的外部套接有隔音套,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当塑料制品在与固定柱、粉碎柱和粉碎仓内表壁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巨大噪音将通过隔音套进行吸收,从而避免噪音对环境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普锐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甘肃普锐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11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锚索钻机精确导向限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床加工用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