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产品种植用灌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1624.9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1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士灿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三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0 | 代理人: | 潘光亮 |
地址: | 236600 安徽省阜阳市太***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产品 种植 灌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产品种植用灌溉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杆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安装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U型安装杆,所述U型安装杆的两端均通过第一支撑杆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在第一安装杆表面的灌溉喷头,可以对农产品进行大规模的灌溉,而且通过设置U型安装杆和第一支撑杆可以保证在灌溉的时候不会发生第一安装杆的倾倒;设置的第二支撑杆可以为第一安装杆起到支撑作用,不会因为第一安装杆长度过长或者因为灌溉喷头分布过密而使其由中间断裂;设置的第二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杆同样可以安装灌溉喷头,可以使其承载更多的灌溉喷头,在较为干旱的时候,可以便于控制水量的大小,使农作物得到更好的灌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产品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产品种植用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农产品是农业中生产的物品,如高粱、稻子、花生、玉米、小麦以及各个地区土特产等。国家规定初级农产品是指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及其产品,不包括经过加工的各类产品。
在农产品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灌溉,而现在的灌溉方式包括滴灌、渗灌等方式,而在滴灌的过程中大多是利用单个的滴灌头对其进行滴灌,这种单个的滴灌方式费时费力,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如果利用单个的灌溉杆加上灌溉头的形式对其进行滴灌,因为农产品种植范围较广,所以灌溉杆相对较长,滴灌头分布较多,可能会导致灌溉杆断裂,从而影响到正常的灌溉,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农产品种植用灌溉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产品种植用灌溉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产品种植用灌溉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杆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安装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U型安装杆,所述U型安装杆的两端均通过第一支撑杆固定安装,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U型安装杆的两端触角插入第一安装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安装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灌溉喷头,所述灌溉喷头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分流管,所述第一安装杆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支撑杆;
所述第二支撑杆由中空杆、滑动杆、螺纹槽、第一固定螺纹钉、安装块、下限位槽、连接销轴、上限位块、安装板和第二固定螺纹钉组成,所述中空杆的内壁设置有滑动杆,所述中空杆外壁的一侧贯穿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部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第一固定螺纹钉,所述第一固定螺纹钉的一端与滑动杆的外壁相接触,所述中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设置有下限位槽,所述安装块顶部的一侧通过连接销轴固定安装有上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块和安装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第二固定螺纹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杆放置于下限位槽和上限位块之间形成的环形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滑动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插头。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踏板。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管的一端与外界水源固定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在第一安装杆表面的灌溉喷头,可以对农产品进行大规模的灌溉,而且通过设置U型安装杆和第一支撑杆可以保证在灌溉的时候不会发生第一安装杆的倾倒;
(2)设置的第二支撑杆可以为第一安装杆起到支撑作用,不会因为第一安装杆长度过长或者因为灌溉喷头分布过密而使其由中间断裂;
(3)设置的第二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杆同样可以安装灌溉喷头,可以使其承载更多的灌溉喷头,在较为干旱的时候,可以便于控制水量的大小,使农作物得到更好的灌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安装杆与U型安装杆俯视图安装结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士灿,未经张士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16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具吊环组件
- 下一篇:基于传感技术的开窗器推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