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型钢悬挑脚手架搭设用穿墙螺栓预埋孔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1865.3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9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鸿云;吕安;陈辉;吕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5/04 | 分类号: | E04G5/04;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3221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脚手架 搭设 穿墙 螺栓 预埋孔 形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预埋孔形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型钢悬挑脚手架搭设用穿墙螺栓预埋孔形成装置,经过预留管采用钢管材料制备而成,沿钢筋笼宽度方向设置,且垂直于钢筋笼中心轴,使得预留管两端分别抵紧外侧模板和内侧模板,使得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形成混凝土墙体或者混凝土梁,在该墙体或者梁上形成内侧和外侧贯通的孔,方便后续将穿墙螺栓从预留管(钢管)内部穿过,采用螺帽将型钢扣紧连接在墙体或者梁上,实现型钢悬挑脚手架的搭设,而且保障型钢悬挑脚手架搭设使用完成之后,能够回收利用穿墙螺栓,降低了穿墙螺栓使用成本;同时,也无需在模板上开洞预埋拉环,提高了模板的重复回收利用率,降低了模板的损耗,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预埋孔形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型钢悬挑脚手架搭设用穿墙螺栓预埋孔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普遍,悬挑脚手架作为安全防护措施和操作平台,被广泛使用。传统的型钢悬挑脚手架,通常采用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将型钢固定在混凝土梁板结构上,型钢固定段长度通常需要不小于悬挑段长度的1.25倍,才能保障型钢固定的稳定性,致使型钢需求量较大,而且后期需要对拉环设置处进行补洞施工,而补洞施工过程,经常导致外墙渗漏水问题出现,影响施工的工程质量。
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采用预埋穿墙螺栓,从墙体一侧穿过另外一侧,再经穿墙螺栓与型钢之间,经螺帽扣紧连接,采用斜撑或者拉杆拉结方式,实现型钢悬挑段搭建目的(如图7所示);虽然该操作,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后期补洞的缺陷以及避免型钢预埋型钢支座导致型钢消耗量较大的缺陷,但是,预埋的穿墙螺栓通常采用的强度级较高的螺栓,例如8.8级高强螺栓,而且穿墙螺栓需要从墙体一侧穿到另外一侧,以实现连接时候的扣紧目的,提高稳定性;而预埋的穿墙螺栓被混凝土凝固,导致回收利用难度较大,穿墙螺栓需求量较高,致使成本较高;甚至还需要对模板进行打洞设计,方便穿墙螺栓的穿过,造成模板损耗较大,重复利用率较低,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型钢悬挑脚手架搭设用穿墙螺栓预埋孔形成装置。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型钢悬挑脚手架搭设用穿墙螺栓预埋孔形成装置,包括墙或梁浇筑前的设外侧模板和内侧模板;在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之间,沿着墙或梁长度方向设钢筋笼,沿着墙或梁高度方向设纵向钢筋,纵向钢筋垂直于钢筋笼中心轴;钢筋笼由至少四根钢筋笼主筋和将钢筋笼主筋捆绑成圆柱体或长方体状的钢筋笼捆筋组成;在钢筋笼内设有若干钢管为原材料制备成的预留管,预留管沿钢筋笼宽度方向设置,且垂直于钢筋笼中心轴;预留管两端分别抵紧外侧模板和内侧模板,且在设预留管位置处的纵向钢筋紧贴预留管;所述的预留管由左管和右管以及连接左管和右管之间的连接筋组成;所述的纵向钢筋设在钢筋笼内部。
经过预留管采用钢管材料制备而成,沿钢筋笼宽度方向设置,且垂直于钢筋笼中心轴,使得预留管两端分别抵紧外侧模板和内侧模板,使得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形成混凝土墙体或者混凝土梁,在该墙体或者梁上形成内侧和外侧贯通的孔,方便后续将穿墙螺栓从预留管(钢管)内部穿过,采用螺帽将型钢扣紧连接在墙体或者梁上,实现型钢悬挑脚手架的搭设,而且保障型钢悬挑脚手架搭设使用完成之后,能够回收利用穿墙螺栓,降低了穿墙螺栓使用成本;同时,也无需在模板上开洞预埋拉环,提高了模板的重复回收利用率,降低了模板的损耗,降低了成本。
为了保障后续穿墙螺栓以两根穿出墙体或者梁,将型钢与墙体或者梁连接成整体,提高连接的稳定性,优选,所述的连接筋有两根,且在左管和右管上一体成型连接。
为了保障预留管在墙体或者梁内成整体,优选,所述的连接筋与外侧模板和内侧模板之间的距离均为2-4cm。更优选,所述的预留管设在钢筋笼高度方向的中间点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18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式工件吊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保健功能泡脚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