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机和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1872.3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0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治平;刘华;钟瑞兴;刘胜;陈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057;F04D29/05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辉;刘志强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空调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和空调系统,压缩机包括:压缩部,用于压缩冷媒;转轴(1),用于驱动压缩部工作;气悬浮轴承(3),套设在转轴(1)上;轴承支座(2),设有用于安装气悬浮轴承(3)的安装孔;以及弹性垫层(4),设置在气悬浮轴承(3)的外周面上。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弹性垫层能够给气悬浮轴承提供额外的高阻尼,有利于防止因转轴的转速过高、动压效应增强而导致的气悬浮轴承的阻尼减小以及气悬浮轴承出现失稳的问题,弹性垫层提供的额外的高阻尼能够很好的吸收转轴在高转速下的振动,并提高压缩机的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一种相关技术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压缩机包括转轴1和分别设置在转轴1的两端的第一压缩部2和第二压缩部3。第一压缩部2的排气口与第二压缩部3的吸气口连通,第二压缩部3用于对经第一压缩部2压缩后的冷媒进行再次压缩。第一压缩部2包括第一离心叶轮2a和用于经第一离心叶轮2a加速后的冷媒在其内压缩的第一扩压器2b。第一离心叶轮2a连接在转轴1的第一端。第二压缩部3包括第二离心叶轮3a和用于经第二离心叶轮3a加速后的冷媒在其内压缩的第二扩压器3b。第二离心叶轮3a连接在转轴1的第二端。压缩机还包括用于承载转轴1的轴承4,轴承为静压气体轴承。
静压气体轴承是一种无摩擦,损耗小,稳定性高的轴承,其中气体通过轴承表面的小孔(微孔、多孔质孔)后,在转轴1与轴承4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稳定的压力气膜,从而使转轴1浮起,由于气体摩擦系数小,因此其能量损失较小,能量利用率高。
目前比较常见的静压气体轴承采用的节流技术有单小孔节流型、多小孔节流型、微沟槽节流型、微孔节流型、多孔质材料节流型,其中的多孔质静压气体轴承是利用新型多孔质材料作为轴承表面,得到一致性良好的润滑气膜。多孔质材料内部分布着大量微小的供气孔,外部气源通过多孔质材料进入到轴承表面,形成压力气膜,用以支撑载荷。
多孔质气体轴承的工作原理较为复杂,当不提供给转子外部驱动力时,仅提供外部气源时,轴承供气气体通过进气孔进入到静压气体轴承的小孔(微孔、多孔质孔)后,最终在转子与轴承的间隙处形成压力气膜,支撑外载荷,在这种工况下,轴承相当于纯静压气体轴承;当不提供外部气压,仅提供给转子外部驱动力时,由于流体动压效应润滑气体被带入楔形间隙并形成润滑气膜来承受外载荷,此时,轴承相当于纯动压气体轴承;当同时提供外部气源和驱动转子转动的外力时,若转速较高,此时转子旋转产生的动压效应无法忽略。
多孔质的静压气体轴承的直接刚度系数Kxx和Kyy随转速升高而增大,直接阻尼系数Cxx和Cyy随转速升高而减小,因为在转速较高时,动压效应对轴承动态特性的影响远大于静压效应,转速越高,气膜的楔形效应及动压效应就越强,轴承的承载能力就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再去改变已经形成的气膜厚度分布就越困难,因而轴承就表现出较大的刚度,此外,在高速工况下,轴承间隙中的气体被压缩而挤出轴承转子系统,气膜运动粘度降低,从而导致轴承的阻尼系数减小,阻尼减小,导致轴承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无法抵消,因此轴承的运行稳定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目前减小静压气体轴承振动的方法有几种,如采用切向进气方式,预偏心设置,浮环轴承,弹性支座轴承,其中前几种方法对于多孔质静压气体轴承来说操作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压缩机和空调系统,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静压气体轴承振动较大而导致转轴运行失稳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压缩机包括:
压缩部,用于压缩冷媒;
转轴,用于驱动压缩部工作;
气悬浮轴承,套设在转轴上;
轴承支座,设有用于安装气悬浮轴承的安装孔;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18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