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乘用车线束组装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5957.9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2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栾健;刘玉红;安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市博明汽车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12 | 分类号: | H01B13/01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凯伟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27 | 代理人: | 刘荣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乘用车线束 组装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乘用车线束组装治具,包括基座、第一定位支架和第二定位支架;所述第二定位支架的底部与所述基座可滑动的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支架的顶部设有定位导向槽,所述定位导向槽呈流道型设置;所述定位导向槽的一端沿垂直于所述定位导向槽的底面的平面向靠近所述基座的方向凹陷设置并形成卡抵缺口。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乘用车线束组装治具在组装乘用车线束时,直接将线束支架放置于所述定位导向槽上,再与所述卡抵缺口抵接,从而对线束支架进行双重定位,无需使用夹紧手柄或其他定位结构,使组装乘用车线束时高效快捷,简单方便,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节省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乘用车线束组装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乘用车上配置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所需要的乘用车线束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乘用车线束通常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
目前,组装乘用车线束时多采用治具,如申请号为CN201821159637.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乘用车线束组装专用支架治具,其能够满足线束装配尺寸要求,降低安装错误率,减少返工返修的材料,减少人工工时成本,节约工时,提升作业效率。
虽然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治具能够完成乘用车线束的组装,但是在组装时,需要人工使用夹紧手柄来夹紧线束支架后才能继续组装,组装完成后又需分离夹紧手柄与线束支架,导致组装麻烦、降低了生产效率;此外,因需要人工操作,故工人长时间工作疲惫后极易发生被夹紧手柄夹伤的问题;另一方面,从生产成本上来看,因设置了夹紧手柄,还提高了治具本身的器材成本。因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乘用车线束组装治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用车线束组装治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治具在组装乘用车线束时组装麻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乘用车线束组装治具,包括基座;
第一定位支架,所述第一定位支架的底部与所述基座可滑动的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支架的顶部设有第一定位槽;
第二定位支架,所述第二定位支架的底部与所述基座可滑动的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支架的顶部设有定位导向槽,所述定位导向槽呈流道型设置;所述定位导向槽的一端沿垂直于所述定位导向槽的底面的平面向靠近所述基座的方向凹陷设置并形成卡抵缺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第二定位支架相邻设置。
具体地,两所述第二定位支架与所述第一定位支架呈直线型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支架包括纵向支撑杆和定位块,所述纵向支撑杆的底部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基座可滑动的连接,所述定位块设置于所述纵向支撑杆的顶部,所述定位导向槽和所述卡抵缺口均设置于所述定位块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支架一体成型设置。
可选地,所述卡接槽的底部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卡接槽的底部的中心方向外扩形成内凹部,所述基座的顶部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基座的顶部的中心方向外扩形成外凸部,所述外凸部与所述内凹部相匹配设置,以使所述外凸部与所述内凹部活动卡接。
可选地,所述卡接槽内与所述外凸部相对的槽壁上贯穿设有固定穿孔。
可选地,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市博明汽车部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春市博明汽车部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59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孔底部吊具
- 下一篇:一种大直径内孔底部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