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挤出绝缘层铝芯软连接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6036.4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5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廖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佳超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5/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出 绝缘 层铝芯软 连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挤出绝缘层铝芯软连接,包括导电体、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绝缘层,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导电体两端,所述绝缘层包裹于所述导电体外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下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下端均设置有镍片,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导电体由铝或铝合金材质制成,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连接部上下端和第二连接部上下端均设置有镍片,有效的增强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硬度,并且本实用新型可防止铜铝直接接触的电化学腐蚀,还有本实用新型在导电体的外部设置有绝缘层,可防止使用的过程中漏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挤出绝缘层铝芯软连接。
背景技术
电池是新能源应用最重要对组成部分,现有的电源连接线一般采用铜材质制成,导致电源连接线造价高、体积重,并且现有的电源连接线电池能量密度过小,还有部分采用铝材质制成的电源连接线,但是这种电池连接线密度小、材质软,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被压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重量轻、造价低、耐使用的挤出绝缘层铝芯软连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挤出绝缘层铝芯软连接,包括导电体、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绝缘层,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导电体两端,所述绝缘层包裹于所述导电体外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下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下端均设置有镍片,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导电体由铝或铝合金材质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体的厚度为0.1-10mm,所述镍片的厚度为0.05-1.00mm。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体由多个铝层叠合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体包含六个铝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外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外端设置为弧形。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层采用PVC或TPE或PA等塑胶材质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采用铝或铝合金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挤出绝缘层铝芯软连接,包括导电体、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绝缘层,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导电体两端,所述绝缘层包裹于所述导电体外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下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下端均设置有镍片,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导电体由铝或铝合金材质制成,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连接部上下端和第二连接部上下端均设置有镍片,有效的增强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硬度,并且本实用新型可防止铜铝直接接触的电化学腐蚀,还有本实用新型在导电体的外部设置有绝缘层,可防止使用的过程中漏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分别为:
导电体--1,第一连接部--2,第二连接部--3,绝缘层--4,镍片--5,连接孔--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佳超五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佳超五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60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加热炉的隔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物理力臂显示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