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空心抗拔桩用一体化插销式抗拔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6997.5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8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吕恒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恒柱 |
主分类号: | E02D5/52 | 分类号: | E02D5/52;E02D3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许轲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集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空心 抗拔桩用 一体化 插销 式抗拔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空心抗拔桩用一体化插销式抗拔连接结构,包括上节空心桩和下节空心桩,所述上节空心桩的下钢端板和下节空心桩的上钢端板相互对接在一起,下节空心桩的上钢端板为空心结构,所述上节空心桩的下钢端板包括呈一体结构的实芯端板和实芯连接轴,所述实芯连接轴位于实芯端板的下端,并且实芯连接轴上设有预留插销孔A,所述上节空心桩和下节空心桩对接时实芯连接轴插入下节空心桩的上端,在下节空心桩的上端设有预留插销孔B,所述预留插销孔A和预留插销孔B在对接后两者相互对齐配合,同时两个插销孔内插入插销并通过固定螺母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将端板与芯柱合二为一,施工更便捷,而且工艺也更简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空心抗拔桩用一体化插销式抗拔连接结构,属于建筑工程中抗拔桩对接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抗拔桩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地下室、高耸建筑物、海上码头平台、悬索桥和斜拉桥的锚桩基础、大型船坞底板的桩基础和静荷载荷试装中的锚桩基础等。目前,抗拔桩根据受力情况,有单节抗拔和多节抗拔。在多节桩连接施工中,预制空心混凝土抗拔桩之间、桩与基础构件间力的传递是通过桩身钢筋或端板焊接钢筋与内灌混凝土等方式共同来完成的。传统上,预制空心桩内壁比较光滑,填芯混凝土与空心桩内壁之间的粘结强度低,为设计达到较大抗拔力时,需要较长的填芯混凝土长度。由于填芯混凝土较长,不利于捣实,故灌填混凝土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同时,现有建筑行业要求预制混凝土构件主筋对接要求快速、牢固,而采用焊接方式不能实现该要求。
当前出现有采用实芯连接棒将上节空心桩和下节空心桩进行连接的结构,该结构通过将实芯连接棒的两端分别插入上节空心桩和下节空心桩的空心内部,同时采用插销和固定螺母将实芯连接棒的两端分别与上节空心桩和下节空心桩进行固定连接,并且在实芯连接棒与上节空心桩和下节空心之间的空隙内进行灌浆。该连接结构虽然相对于其他传统结构施工方便些,但是依然存在着以下不足:
(1)上节桩和下节桩需要2根插销,费用高,增加了施工成本;
(2)上下节桩均需要设插销孔,安装工序依然不够简化;
(3)中间的芯柱采用混凝土(内置钢筋)需要2~3m的长度,重量大,现场施工多一道吊装、安装工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空心抗拔桩用一体化插销式抗拔连接结构,以实现更加便捷的施工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空心抗拔桩用一体化插销式抗拔连接结构,包括上节空心桩和下节空心桩,所述上节空心桩的下钢端板和下节空心桩的上钢端板相互对接在一起,下节空心桩的上钢端板为空心结构,所述上节空心桩的下钢端板包括呈一体结构的实芯端板和实芯连接轴,所述实芯连接轴位于实芯端板的下端,并且实芯连接轴上设有预留插销孔A,所述上节空心桩和下节空心桩对接时实芯连接轴插入下节空心桩的上端,在下节空心桩的上端设有预留插销孔B,所述预留插销孔A和预留插销孔B在对接后两者相互对齐配合,同时两个插销孔内插入插销并通过固定螺母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实芯端板与上节空心桩内的内置钢筋相互连接并预制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实芯端板和实芯连接轴采用纯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实芯连接轴的长度为10~20cm。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螺母靠近空心桩的前端设有螺母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上节空心桩和下节空心桩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节桩的端板直接伸出实芯连接轴,即上节桩的端板与芯柱合二为一,不用先在上节桩的桩身预留插销孔,再插入插销。具体优点如下:
(1)上节桩的端板与芯柱合二为一,省去了一道插销工序,施工更便捷;
(2)上节桩无需预留插销孔,桩基生产工艺有所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恒柱,未经吕恒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69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