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附筒内置储气罐型医用一体制氧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7501.6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5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利民;周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鼎岳空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02 | 分类号: | C01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内置 储气罐 医用 体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附筒内置储气罐型医用一体制氧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吸附筒、第二吸附筒、工艺罐和电控箱组件,所述第一吸附筒和第二吸附筒对称分布,上端通过第一管件互相连接;所述第一管件上设有空气进口、流量控制阀和气动角座阀;所述第一吸附筒和第二吸附筒底部出口通过第二管件互相连接,并与工艺罐连接,所述第二管件上设有多个气动角座阀;所述工艺罐下方侧面设有氧气出口。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制氧效率高、制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可广泛用于卫生医疗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制氧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附筒内置储气罐型医用一体制氧机。
背景技术
制氧机是一种利用分子筛物理吸附和解吸技术,通过装填分子筛,在加压时可将空气中氮气吸附,剩余的未被吸收的氧气被收集起来,从而获得纯度较高的氧气。医用制氧机通过给患者供氧,可配合治疗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炎等疾病,以及缺氧病症的康复,通过吸氧还可以改善身体的供氧状况。
目前,现有的小型医用制氧机往往存在过滤效果较差、制氧效率较低、制氧纯度较低、使用寿命短等问题,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安全问题;而大型的医用制氧机多采用分体式结构,制氧吸附筒空气缓冲罐、工艺罐等均分开设置,导致制氧机体积大,成本高,大大提高了制氧机的占地面积,在医院内安装和使用都不太方便。为此,现有的医用制氧机都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吸附筒内置储气罐型医用一体制氧机,具有结构紧凑、制氧效率高、制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可广泛用于卫生医疗领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吸附筒内置储气罐型医用一体制氧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吸附筒、第二吸附筒、工艺罐和电控箱组件,所述第一吸附筒和第二吸附筒对称分布,上端通过第一管件互相连接;所述第一管件上设有空气进口、流量控制阀和气动角座阀;所述第一吸附筒和第二吸附筒底部出口通过第二管件互相连接,并与工艺罐连接,所述第二管件上设有多个气动角座阀;所述工艺罐下方侧面设有氧气出口。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底座四周设有护杆。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吸附筒和第二吸附筒内部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设有纯化机和制氧机,下层设有空气缓冲罐。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吸附筒和第二吸附筒上端均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活塞组件。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吸附筒的管路上连接有消音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工艺罐为圆柱形结构,上下端均设有椭圆形封头。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工艺罐下方正面设有法兰盖。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工艺罐通过固定座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电控箱组件为智能控制面板系统,可实现制氧机的智能化操作。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吸附筒内置储气罐型医用一体制氧机,采用分子筛物理吸附原理,具有结构紧凑、制氧效率高、制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通过将吸附筒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设置纯化机和制氧机用于吸附,下层设有空气缓冲罐用于储气,从而大大简化了制氧机体积,节约了制造成本;通过在吸附筒上端设置活塞组件,可实现分子筛压紧,从而不需要借助外部气、电能源,即可实现分子筛的分离工作,较大程度节约了能源;采用工艺罐下方侧面设置氧气出口,使得连接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鼎岳空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鼎岳空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75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加工用固体废物快速破碎装置
- 下一篇:工地建筑物料的提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