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7666.3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1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波;吴锴;王鹏;陈耀东;代刚刚;周旭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庆发禾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 |
代理公司: | 湖北天领艾匹律师事务所 42252 | 代理人: | 胡振宇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幼苗 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相对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等距离开设有多个外螺纹段,所述底板上等距离套设有多个种植板,所述种植板上两端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固定杆穿过通孔,所述外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对种植板位置进行固定;所述种植板包括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种植槽,且种植槽横截面为半圆形。本实用新型具有在移栽时保证了幼苗根部的健全,有利于存活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水稻进行种植时,需要对水稻的幼苗进行培育,然后在对水稻进行移栽,在对水稻幼苗进行培育时,现有的种植装置,将水稻种子种植在种植槽内,然后待幼苗长大时,对幼苗进行取出移栽,但是由于泥土结板,不便于将幼苗进行拔出,在进行拔出时,容易造成幼苗根部的断裂,影响幼苗的存活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对幼苗进行取出时,影响幼苗存活率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相对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等距离开设有多个外螺纹段,所述底板上等距离套设有多个种植板,所述种植板上两端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固定杆穿过通孔,所述外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对种植板位置进行固定;
所述种植板包括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种植槽,且种植槽横截面为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为不锈钢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紧固螺栓为防锈螺栓。
优选的,所述种植槽的内壁上涂抹有不粘涂层。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漏水孔,且漏水孔位于种植槽的正下方,所述漏水孔内设置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种植槽、紧固螺栓的设计,在将要对水稻幼苗进行取出移栽时,便于将幼苗进行取出,防止在幼苗进行取出时,造成幼苗根部受损,影响幼苗存活率的特点,保证了幼苗在移栽时根系的健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图1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第一固定板1、种植槽2、第二固定板3、底板4、固定杆5、连接板6、紧固螺栓7、通孔8、外螺纹段9、种植板10、漏水孔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庆发禾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庆发禾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76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端面滚压加工用齿刀
- 下一篇:一种用于数控弯线机的夹持推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