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上浮体阵列的锚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49333.4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3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卢显人;陈屹;金赟;周剑波;范祖勤;郭士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能众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1/50 | 分类号: | B63B21/5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韦群 |
地址: | 232100 安徽省淮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上 阵列 锚固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上浮体阵列的锚固系统,包括连接组件、锚固组件和钢索,至少两个连接组件相互连接,连接组件内的套筒转动安装在底座上,连杆契合在套筒内的导槽中,而连杆与底座之间设有弹簧Ⅱ,扭簧套设在套筒上,连接轮Ⅰ固套在连杆上,相互连接的连接组件内的底座通过连接杆连接,而相互连接的连接组件内的底座之间设有弹簧Ⅱ,而钢索的一端套设在连接组件内的连接轮Ⅰ上、另一端套设在锚固组件内的连接轮Ⅱ上。通过连杆的转动以及在套筒内往复运动使得扭簧以及弹簧Ⅰ弹性形变,进而达到缓冲减震的效果,并且底座通过钢索与锚固组件连接,而锚固组件内也能进行缓冲减震,进而整个锚固系统能够有效的消除海浪对连接的组件刚性冲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浮体连接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上浮体阵列的锚固系统。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205770043U提供的一种漂浮式水上光伏阵列的锚固系统及光伏电站,其通过锚体和拉绳实现了对浮体的固定,但是海面上风浪较大,在风浪冲击浮体时会造成浮体的上下摆动,那么此时就会对连接件造成刚性冲击,传统的连接件在长时间的海浪冲击下会导致连接件的松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上浮体阵列的锚固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上浮体阵列的锚固系统,包括连接组件、锚固组件和钢索,其中:
至少两个所述连接组件相互连接,连接组件包括底座、套筒、连杆、扭簧、连接轮Ⅰ、弹簧Ⅰ、连接杆和弹簧Ⅱ,所述套筒转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连杆契合在套筒内的导槽中,而连杆与底座之间设有弹簧Ⅱ,所述扭簧套设在套筒上,而扭簧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底座以及套筒内,所述连接轮Ⅰ固套在连杆上,相互连接的连接组件内的底座通过连接杆连接,而相互连接的连接组件内的底座之间设有弹簧Ⅱ;
所述锚固组件的数量与连接组件的数量相同,所述锚固组件包括导轨、滑块、弹簧Ⅲ和连接轮Ⅱ,所述滑块活动安装在导轨内,而滑块与导轨之间设有弹簧Ⅲ,所述连接轮Ⅱ通过安装轴转动安装在滑块上,而钢索的一端套设在连接组件内的连接轮Ⅰ上、另一端套设在锚固组件内的连接轮Ⅱ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有球体底座,而连接杆与球体底座之间形成球副连接,其中连接杆两端的球体底座分别固定安装在相互连接连接组件内的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连杆延伸至底座的内部,所述弹簧Ⅰ的两端分别与连杆以及底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杆的转动以及在套筒内往复运动使得扭簧以及弹簧Ⅰ弹性形变,进而达到缓冲减震的效果,并且底座通过钢索与锚固组件连接,而锚固组件内也能进行缓冲减震,进而整个锚固系统能够有效的消除了海浪对连接的组件刚性冲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组件剖视状态下的断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锚固组件的三维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锚固系统与浮体连接时的三维示意图。
图中:1连接组件、2锚固组件、3钢索、11底座、12套筒、13连杆、扭簧14、15连接轮Ⅰ、16弹簧Ⅰ、17连接杆、18弹簧Ⅱ、171球体底座、 21导轨、22滑块、23弹簧Ⅲ、24连接轮Ⅱ、100浮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能众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能众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493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柱
- 下一篇:一种扶手自动解锁婴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