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汽车电动转向柱锁控制板的自动检测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50425.4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8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伟;肖明;张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多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5B2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根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6 | 代理人: | 仇波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电动 转向 控制板 自动检测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电动转向柱锁控制板的自动检测工装,包括:一个装载组件和一个测试组件,其中该装载组件包括一个上盖、一个框体、一个接口平台、一个接口导引槽、一个接口模块和一个接口保护盖,其中该上盖被设于该框体,该汽车电动转向柱锁控制板被置于该上盖的内部,该接口平台供该接口保护盖设置,该接口导引槽和该接口模块被设于该接口保护盖,其中该测试组件包括一个气缸和一个电机,其中该气缸被设于该接口平台的下方,该电机被连接于该气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工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电动转向柱锁控制板的自动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汽车电动转向柱控制板的检测方式为成品检测,即在进行在线元器件测试工艺检测后,该汽车电动转向柱控制板直接被组装外壳进行成品产品功能检测。作为成品进行产品功能检测,表面来看,提高了检测效率,但是万一在成品检测环节出现问题的话,后续的检测步骤会更加复杂。首先,将汽车电动转向柱控制板的外壳拆卸,将组装完毕的成品拆开,内部工件逐一再行测试。如果成品为涂敷工艺制成的,还需要去除涂敷层,再行检测问题工件或根源,极为耗时耗力。此外,成品检测环节,对于检测技术的要求较高,一旦检测出不良结果,问题器件难以确定,器件的位置也难以确定,分析问题工件及根源难度较高,有时为了节省时间提高生产速度,不得不直接报废处理,导致现有的汽车电动转向柱控制板的制造成本过高,不利于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电动转向柱锁控制板的自动检测工装,其中该自动检测工装通过在组装产品前对各项功能进行自动化检测,覆盖全面,能够在小范围内定位问题环节及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电动转向柱锁控制板的自动检测工装,其中该自动检测工装能够实现快速测试,从而实现快速更换问题器件,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电动转向柱锁控制板的自动检测工装,其中该自动检测工装采用电脑自动实时记录测试数据,检测得到的测试数据实现自动上传并保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电动转向柱锁控制板的自动检测工装,其中该自动检测工装采用型材和钣金材质及进口亚克力和玻纤材质,美观大方,经久耐用,稳定型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电动转向柱锁控制板的自动检测工装,其中该自动检测工装的接口采用模块接口,快速更换,接触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依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汽车电动转向柱锁控制板的自动检测工装,包括:
一个装载组件,其中该装载组件包括一个上盖、一个框体、一个接口平台、一个接口导引槽、一个接口模块和一个接口保护盖,其中该上盖被设于该框体,该汽车电动转向柱锁控制板被置于该上盖的内部,该接口平台供该接口保护盖设置,该接口导引槽和该接口模块被设于该接口保护盖;和
一个测试组件,其中该测试组件包括一个气缸和一个电机,其中该气缸被设于该接口平台的下方,该电机被连接于该气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一个夹具卡钩,其中该夹具卡钩被设于该接口保护盖,该夹具卡钩与该接口导引槽共同卡紧该上盖和该框体装载的该工装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一个接口摇杆,其中该接口摇杆被延伸于该接口保护盖,该接口摇杆推动该工装部件与该接口模块完成卡紧组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一个微动开关按动机构,其中该微动开关按动机构被设于该上盖的内部,该微动开关按动机构自动模拟检测该汽车电动转向柱锁控制板的微动按钮被按下的状态和释放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多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多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04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